:::
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ū |
解釋:
[動] 1.阻止。《說文解字.句部》:「拘,止也。」清.段玉裁.注:「手句者,以手止之也。」《管子.君臣下》:「此止詐、拘姦、厚國、存身之道也。」 2.逮捕、扣押。如:「拘捕」、「拘押」、「拘禁」。《三國演義》第八七回:「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獲所拘,今受驚諕。」 3.局限、顧忌、受束縛。如:「不拘小節」、「不拘文法」、「無拘無束」。《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唐.韓愈〈師說〉:「不拘於時,學於余。」 4.限定、限制。如:「不拘性別」、「多寡不拘」。 [形] 死板、不活潑。如:「拘泥」、「拘謹」。《漢書.卷三○.藝文志》:「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ㄩ 1. 阻止、制止。《說文解字.句部》:「拘,止也。」清.段玉裁.注:「手句者,以手止之也。」《管子.君臣下》:「此止詐、拘姦、厚國、存身之道也。」 2. 逮捕、扣押。《三國演義》第八七回:「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獲所拘,今受驚諕。」《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將我打一頓毒棒,拘禁在監。」 3. 局限、顧忌。《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唐.韓愈〈師說〉:「不拘於時,學於余。」《紅樓夢》第四三回:「我想,往年不拘誰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禮,這個也俗了,也覺很生分似的。」 4. 死板、僵化。《漢書.卷三○.藝文志》:「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宋.朱熹〈答陸子靜書〉:「今必如此拘泥,強生分別。」 ㈡ㄍㄡ 1. 遮擋、遮掩。《禮記.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 2. 接取。《字彙.手部》:「拘,取也。」《禮記.曲禮上》:「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 |
|
注音: | ㈠ㄐㄩ ㈡ㄍㄡ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拘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