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太極圖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洲松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太極圖說〕是北宋周敦頤著,全文僅二百五十餘字,是對其所繪之「太極圖」的說明。
  道教原有「無極圖」,用來表示修煉長生久視之術,宋初陳搏將其刻於華山石壁,後經种放、穆修,傳至周敦頤,周敦頤將其改變成「太極圖」。
  在〔太極圖說〕中,周敦頤間採〔易經〕和道家思想,提出一個以「太極」為中心的世界觀;認為「太極」是最初的、絕對的實體,即無形無相的「無極」,由其動靜的交感而產生出陰陽五行的變化,人和萬物都是由於陰陽二氣和金木水火上五行交互作用所構成。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則統一放太極,太極又稱無極,無極是太極之無形無相,不可言說。在萬物產生後,變化無窮,而在萬物中,周敦頤特別突出了人的地位和價值,認為「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而於人群中,又以「聖人」的地位價值為最崇高,「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太極圖說〕全文雖僅二百餘言,但後經朱熹作〔太極圖書解〕加以發揮,遂成為程、朱學派形上學的理論基礎,影響後世理學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太極圖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