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喪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一]sāng[二]sà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ㄠˋㄙˇㄓㄜˇ˙ㄉㄜㄕˋㄖㄨˊ:「ㄐㄩㄙㄤ」、「ㄉㄧㄠˋㄙㄤ」、「ㄓˋㄙㄤ」、「ㄙㄤㄕˋ」、「ㄙㄤㄈㄨˊ」。

注音:
解釋:

ㄉㄧㄠˋㄖㄨˊ:「ㄙㄤˋㄇㄧㄥˋ」、「ㄙㄤˋ」、「ㄙㄤˋㄓˋ」、「ㄙㄤˋㄐㄧㄚㄑㄩㄢˇ」、「ㄔㄨㄟˊㄊㄡˊㄙㄤˋㄑㄧˋ」、「ㄨㄣˊㄙㄤˋㄉㄢˇ」、「ㄙㄤˋㄑㄩㄢˊㄖㄨˋㄍㄨ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g
解釋:
  1. 有關哀葬死者的事宜。
    【例】居喪、治喪、弔喪
注音:
漢語拼音: sàng
解釋:
  1. 失去、丟掉。
    【例】喪盡天良、玩物喪志、喪權辱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g
解釋:
[名]
1.有關死者的事宜。如:「居喪」、「治喪」、「弔喪」。《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2.屍體。《春秋.僖公元年》:「夫人氏之喪至自齊。」《資治通鑑.卷六○.漢紀五十二.獻帝初平三年》:「鮑信戰死,操購求其喪不得,乃刻木如信狀,祭而哭焉。」
3.姓。如周代有喪左。
注音:
漢語拼音: sàng
解釋:
[動]
1.逃亡。《詩經.唐風.葛生.序》:「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
2.失去、丟掉。如:「喪盡天良」、「喪權辱國」、「垂頭喪志」。唐.韓愈〈李尚書書〉:「魂亡魄喪,影滅跡絕。」
3.失敗、毀滅。《論語.憲問》:「夫如是,奚而不喪?」《國語.晉語》:「若紂有良子,而先紂喪,無章其惡而厚其敗。」
4.死亡。《書經.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郗嘉賓喪,婦兄弟欲迎妹還,終不肯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ㄙㄤˋ

1. 逃亡。《說文解字.哭部》:「喪,亡也。」清.段玉裁.注:「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詩經.唐風.葛生.序》:「〈葛生〉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漢.鄭玄.箋:「喪,棄亡也。夫從征役,棄亡不反,則其妻居家而怨思。」《禮記.中庸》:「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2. 丟失、失去。如:「喪命」、「喪盡天良」、「喪權辱國」。《書經.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唐.韓愈〈上李尚書書〉:「魂亡魄喪,影滅跡絕。」

3. 失敗、毀滅。《論語.憲問》:「夫如是,奚而不喪?」《晉書.卷八一.列傳.劉胤》:「夫田單、包胥,齊楚之小吏耳,猶能存已滅之邦,全喪敗之國。」

4. 悲傷、哀傷。《商君書.更法》:「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樂,賢者喪焉。」

㈡ ㄙㄤ

1. 死亡。《書經.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郗嘉賓喪,婦兄弟欲迎妹還,終不肯歸。」

2. 有關死者之事宜。如:「居喪」、「治喪」、「弔喪」。《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3. 屍體。《左傳.僖公元年》:「夫人氏之喪至自齊。」晉.杜預.注:「齊侯既殺哀姜,以其屍歸絕之於魯。」《資治通鑑.卷六○.漢紀五二.獻帝初平三年》:「鮑信戰死,操購求其喪不得,乃刻木如信狀,祭而哭焉。」

4. 姓。如周代有喪左。

注音: ㈠ㄙㄤˋ ㈡ㄙ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