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閱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ㄢˋㄖㄨˊ:「ㄩㄝˋㄅㄠˋ」、「ㄕㄣˇㄩㄝˋ」、「ㄩㄝˋㄉㄨˊ」、「ㄩㄝˋㄌㄢˇ」。
  2. ㄐㄧㄥㄌㄧˋㄖㄨˊ:「ㄩㄝˋㄌㄧˋ」。
  3. ㄐㄧㄢˇㄧㄢˋㄕˋㄔㄚˊㄖㄨˊ:「ㄩㄝˋㄅㄧㄥ」、「ㄒㄩㄣˊㄩㄝˋ」、「ㄐㄧㄢˇ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閱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è
解釋:
  1. 看。
    【例】閱報、閱書、閱覽
  2. 檢驗、視察。
    【例】閱兵、巡閱、檢閱
  3. 經歷。
    【例】閱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è
解釋:
[動]
1.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2.經歷。《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旬歲間閱三相,議者皆以為不及光也。」
3.看。如:「閱報」、「閱書」。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u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計數、查點。《說文解字.門部》:「閱,具數於門中也。」《左傳.襄公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朱博》:「王卿憂公甚效。檄到,齎伐閱詣府。」

2. 檢核、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玉篇.門部》:「󶕮(閱),簡軍實也。」《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3. 看、觀。如:「閱報」、「閱書」。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唐.韓愈《順宗實錄二》:「置白望數百人於兩市并要鬧坊,閱人所賣物,但稱宮室,即斂手付與。」

4. 搜集、彙集。《左傳.昭公七年》:「有亡荒閱,所以得天下也。」晉.陸機〈歎逝賦〉:「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5. 積功。《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車千秋》:「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宋.文天祥〈回帥準送別啟〉:「某官冰雪孤標,雲霄名閱。」

6. 經歷。《字彙.門部》:「閱,歷也。」《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孔光》:「旬歲間閱三相,議者皆以為不及光也。」

7. 容、容納。《詩經.邶風.谷風》:「我躬不閱,遑恤我後。」漢.毛亨.傳:「閱,容也。」《荀子.王制》:「我今將來致之,幷閱之,砥礪之於朝廷。」

8. 校勘文書。《正字通.門部》:「閱,較勘書文曰閱。」

注音: 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閱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