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陳垣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chén yu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 yuán
解釋:
人名。(西元1880~1971)字援庵,號圓庵,廣東新會人。廣州光華醫學堂畢業。歷任輔仁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第一屆院士。著有《通鑑胡注表微》、《二十史朔閏表》、《元西域人華化考》、《舊五代史發覆》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陳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曾鉅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陳垣(1880~1971),又名援國,字援庵,廣東新會人。光緒十二年(1886)隨父到廣州入學館讀書;二十四年(1898)在蒙館教課;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補為廩生;三十一年(1905)主編〔時事畫報〕,參加反美拒約愛國運動;三十二年(1906),任新會篁村小學教師;三十三年(1907),考入廣州博濟醫學院習醫,兼任振德中學教師。因憤於美籍教師歧視中國學生,於三十四年(1908)離開博濟,與友人集資創辦光華醫學院,並任理事,至宣統二年(1910)畢業,留校任教。宣統三年(1911),創辦〔震旦日報〕,任該報副刊〔雞鳴錄〕主編。民國元年(1912)當選眾議院議員;次年到北京,從此放棄醫學,從事史學研究。九年(1920),創辦「北京孤兒工讀園」,任園長;十年(1921)創辦「平民中學」,任校長兼教文史。自此以至三十八年(1949),歷任教育部次長,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導師,京師圖書館館長,輔仁大學教授、副校長、校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理事,燕京大學教授、國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北平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員、院士,北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等職。三十八年(1949)後,歷任輔仁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職。
  陳氏治學嚴謹,專長元史、宗教史,研究成果豐碩,在目錄學、年代學、史讀學、校勘學等方面亦有卓越成就。終生熱愛教育工作,在辦學理想上,提倡教學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基礎課教學與基本功訓練,強調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要求學生修養、鍛鍊、勤奮三者不能缺一;並主張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應該並重,培養師資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著有〔勵耘書屋叢書〕、〔元西域人華化考〕、〔基督教入華史略〕、〔元典章校補釋例〕、〔中西回史日曆〕、〔通鑑胡注表微〕等;輯有〔陳垣先生近二十年史學論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陳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