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世界語 - 教育百科
ˋ
ˋ
ˇ
  • 漢語拼音 shì jiè y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jiè yǔ
解釋:
世界通用的一種語言,為西元一八八七年波蘭人柴門霍夫(Lazarus Ludwig Zemenhof)所創,稱為Esperanto,本意為有希望之人。以印歐語系為基礎,凡字母二十八,元音五,文法及發音均極單純。也稱為「愛世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世界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speranto
作者: 蘇永明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Esperanto這一套世界語(還有其他世界語,如拉丁國際語)是由波蘭的眼科醫生柴門霍夫(Lazarz Ludwik Zamenhof)於1887年發表的人工語言,他是俄裔的猶太人。他的目的是希望創造一個全世界通行的第二個普世語言(通行的第一個世界語經常就是強國的語言),並用來促進瞭解與世界和平。至今能說世界語的人估計約十萬到兩百萬人之間,主要流行於東歐和北歐、東亞、巴西和伊朗。認同此一做法的人,於1905年組成「世界語總會」 (UEA, Universala Esperanto- Asocio),在臺灣有「臺灣世界語協會」(Tajvana Esperantista Asocio)。由於世界語的國際主義傾向,曾受到獨裁者的懷疑和破壞。由於柴門霍夫是猶太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指控世界語是國際猶太組織控制世界之後將使用的語言,因此使用此一語言者將被送到集中營屠殺。共產主義時期的蘇聯一開始是支持世界語,但是在1937年,史達林(Stalin)改變了此一政策,他疑神疑鬼,認為那是「間諜使用的語言」,使用此一語言者若不逃亡就會被追殺,一直要到1956年才沒有再禁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是在1954年認可Esperanto為國際溝通用語。世界語是希望能使所有人都能朗朗上口,因此在發音上排除既有語言中對其他民族較困難的部分。它的字母發音是根據拉丁文的字母,每個字一個音,重音一律以詞尾第二個音為準,沒有例外。形容詞可以放在名詞前面或是後面(如法文),其主要著眼是要容易學習。   從語言的性質來看,它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所有自然的語言一開始都是方言,而哪一個語言會流行和原先始用者的權力有密切關係。西方的強勢語言從中世紀的拉丁文,然後有西班牙文、法文、英文到今天的美語,都是權力因素使然。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文化,這使得所謂比較中性的用語根本就不可能。Esperanto本身就是採用印歐語系的拼音文字,這等於排除了象形文字系統(像是中文)。它所謂的易於學習也只是對使用拼音文字者而言,對於使用象形文字者則是未必如此。再者,易於學習也可能限縮了語言所能表達的內涵。相較於英語,德語被認為是較適合於哲學的語言,因為使用者可以自己去創造新字來表達深刻的意義,而英文每個字都有較明確的界定(至少字典查得到),但卻常常無法將德文中的意涵表達出來。所以,簡化的同時也犧牲掉了其他的東西。   在教育上,語言教學是最基本的,但對於要教哪一個或哪幾個語言一直都是爭議的焦點。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會使得強勢用語更強勢,尤其是網路用語的普遍性,使得原先英文、法文和德文的三分天下變成是英文獨霸。而中文自中國崛起之後也迅速普及,這將使得世界語這種人工語言存在的空間難以拓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世界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