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y Philosophy
作者: 高錦雪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書館哲學本質上是一種行業哲學(A Philosophy of a Practice),故當具有二種層面:揭示性與批判性。前者如討論理想的圖書館及其應守的法則或須備的條件等,後者如運用哲學或其他學科理論探討圖書館學本身理論體系之論述。總之是為圖書館業探索不受時空等外在因素影響的根本道理。其研究途徑有三:(1)由圖書館史或其他歷史性文獻,整理出某些觀念或某項實務執行方法上的演進系列,試圖為各項工作與各類館員建立規範;(2)將既有的原理原則加上歷史背景與政經社教等因素,詳探其所以然,再經過相當程度的演繹與歸納而獲取一貫之道,以建立本學科的理論體系;(3)尋求其他學科的相應學理,以供補充增強之用。換個說法就是:(1)為圖書館的人與事,樹立典範;(2)為各種典範尋取通性(在研究過程中常以剖析與批評那些典範為手段);(3)對此等批評加以評論。唯有三者皆備,圖書館哲學方能經得起科學與學術的考驗。這種工作,當然不可能由一人或少數人完成,更非短期內可以奏效,而是整個圖書館界長久不斷的努力目標:也就是說,圖書館界須有人提供由實務得來的經驗和悟出的道理,或至少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人為這些實務所得費一番演繹歸納功夫;同時有人為這些歸納所得,進行哲學思考與理性批判。
  不同的英文名稱,顯示不同的觀念與研究取向。若稱""Philosophy of Librarianship"",則似著眼於典範之覓取;直譯可稱「圖書館業哲學」。倘用""Philosophy of Library Science"",則係以典範通性之探討為主,直譯是「圖書館學的哲學」。至於""Library Philosophy""之名,意在兼具前二種性質,即採跨學科取向,其多學科內涵,並蘊含「一切和圖書館人、事、物,理論、實務,學說、評論等」之語意,直譯即為「圖書館哲學」。事實上,中文以此為名,既較合慣用語法,又最具包容性。
  若要在短期內得其梗概,可從麥克林盟(Barbara McCrimmon, 1975)選集之序文開始,以獲取一般性的基本概念與參考資源;再細讀丹騰(J. Perian Danton, 1934)的〔為圖書館業的哲學請命〕,推敲其界說,接觸早期文獻之評介,並一窺固書館哲學研究之來龍去脈;而後透過蕭爾士(Louis Shores, 1971)〔圖書館業的哲學〕,進一步探討其理念。晚近相關論著中,以聶特基(Joseph Z. Nitecki, 1979, 1981)諸作,為此中頗具學術性之代表。高錦雪的〔圖書館哲學之研究〕,為第一本中文相關論著,內附近百年書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