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ㄉㄚˋ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3
  • 漢語拼音 [一]dà[二]dà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ˇㄒㄧㄠˇ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ㄉㄚˋㄕㄨˋ」、「ㄉㄚˋㄏㄜˊ」、「ㄧㄢˇㄐㄧㄥㄉㄚˋ」、「ㄌㄧˋㄑㄧˋㄉㄚˋ」、「ㄌㄟˊㄕㄥㄉㄚˋㄩˇㄉㄧㄢˇㄒㄧㄠˇ。」
  2. ㄗㄨㄟˋㄋㄧㄢˊㄓㄤˇㄆㄞˊㄏㄤˊㄉㄧˋㄖㄨˊ:「ㄉㄚˋㄅㄛˊ」、「ㄉㄚˋㄧˊ」、「ㄉㄚˋㄍㄜ」、「ㄉㄚˋㄐㄧㄝˇ」。
  3. ㄓㄨㄥˋㄧㄠˋ˙ㄉㄜㄨㄟˇㄉㄚˋ˙ㄉㄜㄖㄨˊ:「ㄉㄚˋㄓˋㄒㄧㄤˋ」、「ㄧㄠˋㄗㄨㄛˋㄉㄚˋㄕˋㄅㄨˊㄧㄠˋㄗㄨㄛˋㄉㄚˋㄍㄨㄢ。」
  4. ㄅㄧㄠˇㄕˋㄗㄨㄣㄐㄧㄥˋㄧˋㄖㄨˊ:「ㄐㄧㄡˇㄧㄤˇㄉㄚˋㄇㄧㄥˊ」、「ㄅㄞˋㄉㄨˊㄉㄚˋㄗㄨㄛˋ」。
  5. ㄓˇㄕˊㄐㄧㄢㄕㄤˋㄍㄥˋㄑㄧㄢˊㄏㄨㄛˋㄍㄥˋㄏㄡˋㄧㄡˇㄑㄧㄤˊ調ㄉㄧㄠˋ˙ㄉㄜㄧˋㄨㄟˋㄖㄨˊ:「ㄉㄚˋㄑㄧㄢˊㄊㄧㄢ」、「ㄉㄚˋㄏㄡˋㄊㄧㄢ」。
  6. ㄅㄧㄠˇㄕˋㄔㄥˊㄉㄨˋㄕㄣㄖㄨˊ:「ㄉㄚˋㄏㄨㄥˊㄉㄚˋㄗˇ」、「ㄉㄚˋㄧˋㄐㄧㄥ」、「ㄉㄚˋㄎㄨㄞˋㄖㄣˊㄒㄧㄣ」、「ㄊㄧㄢㄙㄜˋㄉㄚˋㄌㄧㄤˋ」、「ㄉㄚˋㄙㄨㄛˇㄨㄤˋ」、「ㄉㄚˋㄋㄧˋㄅㄨˊㄉㄠˋ」。
  7. ㄔㄚㄅㄨˋㄉㄨㄛㄖㄨˊ:「ㄉㄚˋㄩㄝ」、「ㄉㄚˋㄌㄩㄝˋ」、「ㄉㄚˋㄍㄞˋ」、「ㄉㄚˋㄊㄧˇㄦˊㄧㄢˊ」。
注音:
解釋:
  1. ㄉㄞˋㄈㄨㄕㄥㄖㄨˊ:「ㄓㄨˋㄩㄢˋㄉㄞˋㄈㄨ」、「ㄓㄨˇㄓˋㄉㄞˋㄈㄨ」。
  2. ㄉㄞˋㄨㄤˊ:①ㄍㄨˇㄉㄞˋㄉㄨㄟˋㄐㄩㄣㄨㄤˊㄏㄨㄛˋㄓㄨㄏㄡˊ˙ㄉㄜㄗㄨㄣㄔㄥ。②ㄙㄨˊㄔㄥㄉㄠˋㄈㄟˇ˙ㄉㄜㄕㄡˇㄌㄧㄥˇㄖㄨˊ:「ㄕㄢㄉㄞˋㄨ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表示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年齡等廣、多。與「小」相對。
    【例】大山、大雨、大人 ◎
  2. 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
    【例】大哥、大伯
  3. 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
    【例】立大志做大事
  4. 表程度深。
    【例】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有出息
  5. 差不多、不很精確。
    【例】大約、大概、大略
  6. 表示尊敬之詞。
    【例】大作、大名
  7.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
    【例】大前天、大後天
  8. 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
    【例】她不大愛講話。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1. →大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3.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4.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5.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副]
1.表程度深。如:「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2.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3.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4.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名]
1.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2.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3.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參見「大夫」條。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解釋:
[形]
至高無上的。通「太」、「泰」。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at Tinamou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詞前綴。用於女子對丈夫之父母的稱呼。
音讀: tā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指在體積、面積、深度、數量、強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
反義詞:
音讀: tuā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
  2. [[副] ]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
  3. [[形] ] 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
  4. [[動] ] 變大、長大。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