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徵-理性策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mpirical-Rational Strategy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徵-理性策略」係一種強調對於實徵性研究所支持的教育改革,須理性加以採行的變革策略。換言之,此種策略認為如果新知識或新措施根據經驗證明是好的,那麼使用者應合理地相信它具有採用的價值。
  欽恩(Robert Chin)和班尼(Kenneth D. Benne)認為「實徵-理性策略」是一種適合西方科技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的策略。這種策略是建立在兩個重要的假設之上:(1)新知識(產品、技術)將被潛在的採用者視為合乎需要的;(2)採用者是有理性的,他們將基於自身利益,做出合乎需要的選擇。換言之,這種策略的信念是「好的觀念將被用來改進教育」。
  「實徵-理性策略」把新知識的科學生產及其在日常活動中的應用,認為是教育中有計畫變革的關鍵,因而它泛稱為「知識的生產和應用」(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KPU)。實施這種策略,主要有下列兩個模式:
  1.研究、發展、傳播和採用模式(R, D,D, A model)
  此模式認為某些人應該引導研究,某些人應該從研究中開發出有用的產品,另某些人應該負責產品的傳播工作,以便使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樂於採用。此模式的步驟如下圖所示。
  此處「研究」(research)意指新知識的發明或發現,而不論它對當前問題的適用性如何。研究的品質和效度是最重要的,然而作研究的科學家並不一定是把研究成果轉化成有用產品的人。「發展」意指把研究轉化成可供使用的實用品,轉化時必須考慮在「真實世界」情況下的可行性和成本。「傳播」係屬行銷活動,其目的在於使得新產品在合理的價位上,以吸引人且便於使用的形式很快被採用者獲得。「採用」的過程並不單純,包括三個歷程:(1)在「試用」期間以某種有限的方式檢驗新產品;(2)如果試用效果不錯,那麼可加以「安置」;(3)如果安置效果仍不錯,則可進一步加以「制度化」,以考驗如果外部的支持和鼓勵被撤除時,這項新產品是否繼續被使用。
  2.農業模式(agricultural model) 
  「農業模式」係指有計畫、有控制的農業改革經驗。此種模式透過各地方的大學、農業試驗所和分布廣闊的農推人員,建立起一個有效的農業推廣系統,對於新式而更良好的耕作方法,使之迅速地廣為傳播。世界先進國家的實施經驗發現,這個推廣系統確能幫助農民使用新知識,增加生產並且降低成本。
  美國聯邦於一九五○年代開始藉農業模式,推行有計畫的、全國性的教育改革,用以替代過去那些傳統的、比較無計畫的、分散的、地方的和小規模的教育改革努力。例如,一九五八年的〔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NDEA)促進了一九六○年代出現大量的新式「課程配套」(Curriculum packages)。一九六五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ESEA)的第四條規定全國得以創立二十所地區教育實驗室所、十所教育研究暨發展中心(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教育資源資訊中心(Educat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RIC)在聯邦的支持下,也於一九六○年代成立,這個由二十所資訊交流中心所構成的全國性的工作網路,設法運用各種方式,推動教育研究和發展資訊的迅速傳播。及至一九七二年更專案成立了國立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E),其目的在促進可能用來改進公立學校教育的知識之研究、實驗和傳播。
  
  資料來源:Robert G. Owens, 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Educa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1), P.21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徵-理性策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