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審查制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ensorship
作者: 宋雪芳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審查制度(censorship)又稱「檢查制度」。是指國家政府或機構透過立法或執行程序,對持有異議的作品之出版、傳播、流通或銷售採取改變內容、扣留或禁止寫作出版、銷售、流通與演說之行動,是一種鎮壓思想與資訊的行為。檢查多基於與主政者政治理念相左、不同宗教觀、淫穢或輕視神祇等理由。最早的審查制度主要和言論與表達自由的限制有關;後來才有禁書及書刊審查制度。禁書是國家透過行政手段下令禁止列印、流通、閱讀和銷毀的書籍,是書籍的內容或作者與當時專制政權的統治以及忌諱發生矛盾的處置,其性質是對自由與異端思想的罷斥與禁錮,也是一種圍剿文化的野蠻現象。審查制度產生的背景因素主要可歸納為下列三項:(1)政治因素:當權者為鞏固其既得利益與地位,常以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及民眾福利等理由,利用各種檢查手段實施思想箝制防止人心變異。中國歷代王朝中禁書是專制帝王箝制人民思想的一種手段。秦始皇焚書坑儒,西晉下禁書令禁天文圖讖、宋代禁兵書、明代擴大禁書範圍、清代大興文字獄禁錮人民思想等,歷代禁書摧殘學術思想導致許多古代珍貴典籍因而失傳;(2)宗教因素:早期西方政教合一歷史中,主政者利用權勢及宗教信仰箝制人心,達到其消弭異端及統治的目的。西方「檢查制度」與「禁書」源於西元1474年,教會因不同聖經版本解法歧異權威受到挑戰,乃嚴格實施檢查制度,造成許多書商或印刷者遭受迫害。1559年,羅馬教廷成立「禁書目錄處」公告查禁一千餘冊當局認定的異端及有罪的作品。其後皇權與教權分離的君主政府,或在國家絕對權力化的現代民族國家,禁書及檢查制度也經常存在;(3)道德/性因素:一般常因文詞、圖片過於淫穢、猥褻有違社會道德、敗壞善良風俗民情、宗教訓誡及法律等者皆會遭到檢查封殺,例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審查制度標準會隨時空、政治、民風及觀念的更迭而變化。許多經典名著都曾在某些時空下因審查制度淪為「禁書」,但因時間、智慧、與權力自然抗衡下,淬練成經典名著,如《聖經》、《齊瓦哥醫生》、《麥田捕手》及《湯姆歷險記》等。而抗衡主因在於保障基本人權及提倡言論出版自由的價值。從1644年約翰米爾頓「論出版自由」提出真理不需要靠審查制度以獲得勝利的觀點,否定書籍審查;洛克「論公民政府」推翻父權概念為天賦人權做好理論準備;彌爾「自由論」運用法哲學概念定義自由權,提出「社會自保」及「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概念,成為自由權及言論出版自由重要的法理依據。1791年法國「人權宣言」與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明確揭示言論及出版自由為一種基本人權,必須被保障而不能被限制。今日民主社會中依舊存在有審查制度。通常指政府機構、宗教團體、民間社團以及社會風俗等主觀判別資訊之內涵做某程度的審查,以限定民眾對資訊取得、閱讀與聽聞各方面是否應加以限制與防止之制度。但是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依據「圖書館權利法案」及「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精神,認為圖書館有責任提供代表各種觀點的資料給讀者,並不受種族、宗教、性別及年齡等之限制;為履行提供資訊之責任,應該抗拒各種圖書檢查,不能因種族、年齡、背景及觀點之不同而限制任何人使用各種圖書的權利。由於圖書館有其空間及經費限制,因此會面臨圖書選擇的問題。但選擇與審查界限難分,容易引發爭論。審查制度是管制他人自由接近圖書資訊,有天生負面的意思。而選擇過程對圖書館館藏發展而言,則是必經的步驟,具有正面的意義。每種類型圖書館皆有其不同的選書政策,美國圖書館學會認為圖書館收藏書刊,並不表示其贊同作者的觀點,且認為任何人有足夠的能力判斷其所閱讀之資料,因此不能加以干涉或阻止。Paxton, Mark. (2008). Censorship.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參考資料:
Paxton, Mark. (2008). Censorship.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審查制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