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活世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fe-World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活世界(Lebenswelt)一辭是胡塞爾(E. Husseri, 1859~1938)現象學(phenomenology)中的重要概念,意指超驗主體(或超驗自我)以「存而不論」(參見「現象學存而不論」)的方法,擱置自然科學所依據的自然世界之後,以立即直接觀照而得不講自明的前給予(pregiven)、物在其自身(being in itself)的本然世界。
  胡塞爾認為自然科學的世界觀,以萬事萬物存在於客觀的時間、空間、質量之中,受限於因果鎖鍊,雖稱根據常識經驗所給予的自然日常世界而來,實則已是自然認知理想化的結果,自然數學化即為最明顯的例證。如此自然科學所預設的世界,以及自然態度(參見「自然態度」)其自身,均未曾受過反省檢驗。現象學為求揭露能知主體(超驗自我)與所知客體(本質)間的關係,故而調整認知興趣,使之由自然態度轉向現象學態度,進而擱置自然世界,探求自然知識尚未成立之前,不證自明的其實世界(actual world)。此一真實世界即一切理論與實踐活動共同根砥,也就是所謂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實為主體現象(subjective phenomena)的域界,以其原是透過現象學還原(參見「現象學還原」所揭露的超驗自我結構的結果:即能知意識具有「意義構成」的功能(the function of constituting forms of meaning)(參見「超驗構成」)。因此,生活世界可說是所有客觀科學之知的基砥;生活世界提供的真理,既不同於日常實際生活中片面的真(視情況而定的真)、相對的真;也不同於科學的真,卻是上述兩種真所共同依附者。生活世界提供事物前科學(prescientific)、前判斷(pre-judged)、前給予的本來面貌,直接展現在超驗自我之前。因此可說生活世界的其是超驗必然(transcendental a priori)的真,生活世界也就是種「超驗現象」(transcendental phenomena),緊緊依附認知的主體。由於透過相同方法取得超驗現象同樣為其,個別的超驗主體結合即形成所謂「普遍互為主體性」(universal intersub-jectivity)或「超驗互為主體性」(transcendental intersub-jectivity)。即如超驗主體性的主要結構為意義構成,超驗互為主體惟亦然:人類世界即一由個別主體共同構成的意義世界,且該意義總在不斷更新構成之中。
  有關「生活世界」的討論,主要見於胡塞爾所著〔歐洲科學危機與超驗現象學〕(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c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1936)一書之中。其弟子舒茲(Alfred Schütz, 1899~1959)並根據這個概念衍伸發展出社會現象學的理論。參見舒茲所著〔論現象學與社會關係〕(On Phenomenology and Social Relation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活世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