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性標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tagging
作者: 卜小蝶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2005年Web 2.0蔚為風潮,其中使用者自訂標籤(tag)以組織及分享資源的應用受到相當關注,其中標籤意指使用者自由給定的詞彙。社會性標記此名詞最早出現於社會性書籤(social bookmarking)網站的應用,其中個人可對所收集的網頁或網站給予標籤分類,方便日後搜尋取用,這種新興的網路資源組織方式即所謂的社會性標記。社會性標記包含了社會性(social)及標記(tagging)意涵,「標記」與圖書資訊組織中的索引與分類概念相近,即針對資源的內容或使用目的,提取重要概念予以命名,以利資源之組織與檢索;而「社會性」則是強調標記的分享及互動特性,亦即使用者的標記過程與產出皆會受到眾人並對眾人產生影響。簡言之,社會性標記是指在公開共享的環境中,使用者個人對於各類資源進行標記或分類,進而集結成眾人共同標記或分類的機制。  進一步來看,社會性標記可由資源、使用者、及分類等面向思考其意涵。資源是指使用者所收集、需要分類或描述的資源,例如:相片(photo)、書籤(bookmark);使用者是指為該資源進行分類或描述的特定個人或群體特質,例如:協同(collaborative)、民眾(folks);而分類則指用以描述資源所使用的標籤及方法,例如標示(labeling)、分群(categorization)。由於關注焦點不同,也就產生許多概念相近、但用詞相異的詞彙,例如:collaborative tagging、folksonomy、user-generated metadata等。  社會性標記與圖書資訊組織的分類與索引概念有關,相較以專家為基礎的資訊組織方式,以使用者標記為中心的模式,其效益如何,受到圖資領域相當關注。支持者認為龐大的使用者群進行自由標記,累積出的獨特分類體系,更能貼近使用者認知;然質疑者認為使用者標記品質參差不齊、資訊正確性不足,難以做為研究或知識管理工具等。不論所持觀點,這種新興的資訊組織方式已是重要發展趨勢,也逐漸形成為重要的跨領域研究主題。Smith, G. (2008). Tagging: People-powered Metadata for the Social Web. Berkeley, CA: New Riders.卜小蝶、張淇龍(2009)。社會性書籤網站之使用者與標籤特性初探。圖書資訊學研究,4(1),1-26。
參考資料:
Smith, G. (2008). Tagging: People-powered Metadata for the Social Web. Berkeley, CA: New Riders.卜小蝶、張淇龍(2009)。社會性書籤網站之使用者與標籤特性初探。圖書資訊學研究,4(1),1-2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性標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