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立體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 tǐ pài
解釋:
一種二十世紀初期興起的畫派。主張把自然形象還原為幾何圖形,再重新組合成畫面。參見「立體主義」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立體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bism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立體派是指一九○七至一九一四年間,由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1963)在巴黎首創,一種極具影響力的視覺藝術風格。立體派的藝術目標,在於創造更真實的藝術,揚棄傳統繪畫以摹擬自然為主的藝術理念,更一反過去在特定時刻,以固定的視點來表現實物透視的手法,將在不同狀態及不同視點下所觀察到的物體面像,呈現在同一畫面上;這種直覺性的真實,不在於呈現客觀的實體,而是尋求純粹的圖像意義,以表達內在情懷,並顯示人類對於時空和事物經驗中,那種變化不定,甚至是非理性、零散的特質,同時更象徵著現代生活的混亂不安。
  立體派是受塞尚抽象視覺分析的影響,將每一人物和物體,解析為基本的幾何單元而得名。畢卡索的〔亞維農姑娘〕,則被視為立體派的開山之作。大體說來,立體派通常可分為兩個階段:一九一二年以前稱為分析立體派,作品多呈現景物的割裂和分解的狀態;一九一二年以後,則稱為綜合立體派,作品不再只是解析一特定的對象,而是利用多種不同的素材去組合,去創造一個主題意念,使立體派繪畫充滿了拼貼藝術的傾向,而對立體派畫家而言,拼貼作品最能表達他們拉近藝術與日常生活距離的志向,尤其拼貼的素材如報紙、印刷字體、照片及各種物質材料,本身便是真實的,因此繪畫不再是虛假意像的透視窗口,平面繪畫本身便是絕對的存在,也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這種斷然拋棄繪畫原則,顯示出對都市及切身事物的關懷,與博物館中高懸的藝術,形成極強烈的對比。
  立體派的主要開創者為畢卡索和布拉克。畢卡索是二十世紀最富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畫家,他受到非洲藝術的敢迪,表現強烈的情感,及不斷創新的藝術風格。布拉克則認為,繪畫不只是再現對象,而應表現獨立的事物本身,所以其作品多為靜物畫,畫面完整嚴謹,沉著而和諧。除他們二人外,立體派的代表畫家尚有雷捷(F. Léger, 1881~1955)和格里斯(J. Gris, 1887~1927)。雷捷認為藝術應接近普通人民,因此他的作品多以抽象的幾何形體和色塊,來表現工業題材,或建築工人、雜技演員等。格里斯則是將立體派的創見加以系統化、理論化,並大力提倡之健將。
  立體派可說是真正與十九世紀藝術分野的現代藝術,影響所及,整個藝術的風貌全然改觀;其早期極具稜角的風格,對現代藝術及設計,產生極大的衝擊,甚至取代了新藝術派(Art Nouveau)的優美流線型曲線,一躍為國際性現代風格的代表。又其影響力不只侷限在繪畫風格方面,對二十世紀的雕刻與建築,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繼之而起的未來主義(Futurism)和抽象藝術,更是從中得到啟迪。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立體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