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家哲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oist Philosophy
作者: 張芬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家是指先秦時代以老子所提之「道」為核心的一個思想派別。〔史記‧太史公自序〕提出了道家一詞,但依據胡適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的分析:司馬談父子所謂的道家是廣義的,乃「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實是綜合儒、墨、名、法諸家的雜家;狹義的道家,才是指老莊一系的思想,主要的見於〔老子〕和〔莊子〕二書。
  以老子為道家的創始人,他說的「道」是解釋宇宙萬物的本質、生成與變化的。勞思光解析老子的思想根基是「常」、「道」、「反」,其思想中心是「無為」與「無不為」,至於 「守柔」、「不爭」與「小國寡民」則是無為觀念的開展。老子認為「道」是萬物萬有遵循的規律,萬物萬有變化無常,惟道為「常」,道的內容為「反」,有「相反相成」、「正反互轉」二義。老子主張天道「無為」,萬物卻能自然化成,所以人應效法自然的「無為」,使心不陷於任何外在事物,包括對德性、認知、形軀,均不應有所執著。這種「無為」表現在具體人事時,自處應「守柔」,接物應「不爭」,在政治上則採「小國寡民」。
  莊子學說大抵宗老子之言,但其理論的完備性則遠勝過老子。在〔莊子‧齊物論〕中,認為萬物均是相對的,主張破生死、通人我、泯是非。因為生死為形軀之成毀,乃萬物流變之一例,與自我無涉,自我若能不自繫於形軀中,經比起拔,則可破生死;而形軀我與萬物屬同級存在,並非「真我」,與此形軀並立之「別人」,亦同屬萬物的範圍,所以主張通人我;至於真偽與好壞也無確定的意義,因此知識的真假無由得知,認知活動並不具意義。莊子真正肯定的是「至人」的境界,其要旨在於「勝物而不傷」,即消極地不為外物所支配,才能積極地支配外物,亦即持有一觀賞世界的態度,自我觀賞流變之世界,既無所求,亦無所執,形軀固不為累,知識是非亦不繫於心,只是順其自然,觀賞自得,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勞思光認為道家之說,顯一觀賞之自由,內不能成德性,外不能成文化,然其游心利害成敗以外,乃獨能成就藝術,此其一長。至於弊端則有三項,一是為陰謀家所假借,韓非即喜言老子;二是導人於縱情欲之事,魏晉名士清談誤國而不自知;三是引生求長生之執迷,張道陵之道教,假老莊而乞長生。勞氏此說,顯示後人假託道家思想所衍生的弊端,其實距離道家思想原意已甚遠,並非道家思想本身的弊端。實則道家思想對後世的政治、文學、藝術均有深刻的影響,尤其老子的「不爭」和莊子的「曠達」,對人生觀方面有相當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家哲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