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丕烈(1763-1825) - 教育百科
(1763-1825)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吳哲夫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黃丕烈,字紹武,號蕘圃,又號復翁、佞宗居士,晚號秋清居士,清吳縣人。生性孝友,年19補學官弟子,26舉於鄉。嘉慶6年(1801),由舉人挑一等,以知縣用,籤發直隸,不就,後得六部主事。旋歸里杜門著書,不作仕宦想。道光5年(1825)8月卒,年63。著有:〔百宋一廛賦注〕、〔求古居書目〕,〔百宋一廛書目〕、〔續百宋一廛書目〕,〔所見古書錄〕、〔元明藏書家小傳〕、〔盲史精華〕、〔蕘言〕、〔卯須集〕、〔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等書。
  丕烈喜聚書,遇有善本,不惜重貲購求。得宋刻本百餘種,貯於一室,顧蒓顏其室曰:「百宋一廛」,顧千里為之賦,丕烈自注之。後得虞山毛氏舊藏北宋本〔陶詩〕,繼又獲南宋本湯氏注〔陶詩〕,喜不自勝,因又名其居為陶陶室。丕烈每獲一書必手自讎校,一字一句之異同,必研索以求其是。而力所不足,則延聘專家相助。如顧廣圻、夏文燾、陸奎、顧鳳藻等,都曾為其西賓。每收一書,遇有殘缺,必多方覓本鈔補,破損者不吝修補裝潢。校讀之勤,可從其題〔劉子新論〕文中見得:「余好古書,無則必求其有,有則必求其本之異,為之手校,校則必求其本之善,而一再校之,此余所好在是也。」
  清代藏書家,校刻叢書之風極盛。黃氏自嘉慶4年至道光4年校勘之〔士禮居黃氏叢書〕,凡收23種,多據宋元舊本覆刻,且附札記或跋文,既將所藏珍祕公之於世,且校勘精審,足資考證,有功於書林至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黃丕烈(1763-1825)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