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論 - 教育百科
幸 | |
福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udaemonism |
作者: | 樓繼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幸福論是對「幸福」的一些主張。幸福(Eudaimonia)字義是以至善為鵠的以為生活的指向。希臘哲學家認為幸福乃為人生之至善(summum bonum),人生的終極目的與生命的意義即在於求取幸福,幸福的生活即是至善生活的實現。至於「什麼是幸福」或「幸福的實質內涵為何」的問題,則有不同的意見。大致可區分成兩種對立的立場來加以考察。 希臘哲學家認為幸福是人類生活的客觀內容,主要體現為道德的實踐。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採取道德理智主義(Moral Intellectualism)的立場,認為幸福存於德性與知識之中,使靈魂得趨於至善。柏拉圖(Plato, 427~347 B.C.)認為幸福即達致靈魂和諧(harmony of the soul),體現於正義(justice)的生活以至是政治藝術的目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在〔尼高邁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中,將幸福置於最高的善上,以為幸福是德性的活動(activity in accordance with virtue),含攝整個生活狀態或人生過程而不是一種短暫的狀態。所以快樂、財富與名譽所生之愉悅感情並非幸福自身,而是伴隨幸福而生的滿足感。斯多噶學派(The Stoic School)主張順從出於自然本性的理性,節制欲望修養德性以求人生幸福。 快樂主義(Hedonism),以幸福為生命產生之快樂與愉悅的情感。知識、德性與其他一切事物的價值,均建立在是否有助於取得快樂。此派的擁護者包括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施勒尼學派(The Cyrenaic School)與伊比鳩魯學派(The Epicurean School)等(參見「幸福」及「最高幸福」)。 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家如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與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等人,亦認為幸福乃是人類生活的最高目標。但基於基督教對上帝的信仰,認為人類具有原罪,故幸福無法透過人類自身取得,而有待上帝的恩典(Grace)始能獲得。換言之,人類於今生塵世中無法取得真正的幸福,唯有待上帝之救贖方有幸福之可能。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幸福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