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子〕 - 教育百科
〔 | |
諸 | |
子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諸子〕是劉勰著〔文心雕龍〕第十七篇。篇中作者先界定了子書,後述子書的源流,再就先秦諸子,辨析其特色;以為漢魏以後,體勢漸弱,雖然仍有著作問世,已不足列入子書之林。這一篇表現了作者的觀點,且可藉此篇對諸子有一統括的了解,頗有意義。 劉勰在篇中開頭便說:「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接著引述:「太上立德,其次立言,」才華出眾的人,留下論著,與日月同光。黃帝時風后、力牧、伊尹即是立言的人(〔漢書‧藝文志〕列有三人著作,據云是後代人所偽託的)。周文王時,因鬻熊知道,曾經諮詢,將其所言錄為〔鬻子〕一書,是「以子名書」的開始。春秋時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而老子所撰的書稱〔道德經〕(今本亦或稱〔老子〕),是首先出現的子書。 劉氏接著說,戰國時才德兼備之人輩出,孟軻服膺儒家;莊周祖述道家;墨翟以勤苦立教;尹文研覈名實;野老主張以農治國;騶衍主張依天文而定政事;申不害和商鞅主張治國用嚴刑峻法;鬼谷子教人藉口才立功;其餘以雜家之說,博取榮祿的很多,不必列述。到漢代劉向輯〔七略〕,經過篩選,還有一百八十多家。魏晉出現的作者更多,但是兼收了無可徵信的說法;不在轉錄者之中,仍然以儒家五經為條貫,其中精華的如〔禮記‧月令〕取材於〔呂氏春秋〕,〔禮記‧三年問〕模仿〔荀子‧禮論〕。至於〔列子‧湯問〕、〔淮南子‧天文訓〕就嫌內容駁雜了。不過博學之人,若能措要取實,縱觀各家的異同,也可體會群說的盛況。 劉勰認為研究孟子和荀子的著述,會發現「理懿而辭雅」;管子和晏子(名嬰)「事覈而言練」;列御寇「氣偉而采奇」;鄒衍「心奢而辭壯」;墨子「意顯而語質」;鬼谷「情辨以澤」;尹文「辭約而精」;韓非「博喻」;呂氏「鑒遠體周」;淮南「汎採文麗」。至如賈誼的〔新書〕、陸賈的〔典語〕、楊雄的〔法言〕、劉向的〔說苑〕、王符的〔潛夫〕,或者敘述經典,或者闡明政術,雖然以「論」為書名,也應歸於「子」類,因為「博明萬事」的為「子」,只辨明一種論說或道理的為「論」。漢代諸家都涉及到各家,論說散漫,又採擇古人之言,雖然知道儒家是正統,卻又依附別家,比起秦以前的諸子,去聖道為遠,能超越時代,自立門戶者,自是大有差別。於是劉勰感慨的說:讀書人應有高尚的品德,以超人的才華論述,可以自成一家之言,光照寰宇,其學說也流傳後世,各有見地,即如各有領域一般。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諸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