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選擇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xuǎn z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uǎn zé
解釋:
  1. 挑選、擇取。
    【例】這兩種廠牌的車各有優缺點,令人難以選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uǎn zé
解釋:
挑選、擇取。《荀子.哀公》:「日選擇於物,不知所貴。」《三國演義》第三七回:「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lecting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在多點式或點對點式連接,要求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數據機接收資料的程序。
(二)指由一組資料中選出某類(些)資料的程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hoice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選擇是人在經過思量後所採取的自願性行動(Voluntary act);這種行動發生在至少有兩個可能任擇其一的狀況中,而所要選擇的,是要達到一個目的。構成「選擇」有幾項基本條件:(1)有思量琢磨的心理過程,如果沒有這種歷程,則行動只會是機械的、或任意的;(2)有實際的作為(action),假如只有思量而沒有具體的外在行為,則不構成選擇,所以在行動之前的考慮,只是作決定,而不是選擇;(3)可以選擇的對象不能只有一項,必須是多於一項,擇取其中一個,才構成選擇;(4)是有目的的行動,選擇是人為了要達成一個目的而採取行動,這行動肯定了行動者處在某種價值脈絡當中。
  在哲學中,有關「選擇」的討論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選擇的基本性質,究竟選擇只是一種心理事件(mental event)或包括了外在的行為?二是究竟有無選擇的自由?後者要依選擇的對象而定,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細微事件肯定了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在大的方面,如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受自然法則的約束,在約束之下,人的選擇是否只是一種假相?這是決定論(Determinism)者與主張有自由意志(free will)者之間的爭辯。
  在教育領域中,彌爾(J.S. Mill, 1806~1873)主張人可以充分運用他所具備的選擇能力,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此,人的尊嚴與價值也繫於此。由此可推論:教育應培養受教者的選擇能力,不過更要培養選擇的智慧,即是在選擇付諸行動之前,先要有辨別力,先辨明可供選擇的對象,然後才能明智的選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遴選】【挑選】【甄選】
對應華語: 選擇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án-t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挑選、擇取。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選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選擇 相關臺灣客語 選擇
相似詞 挑選、遴選、揀選、抉擇、選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