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大陸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博士學位研究生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信之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大陸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博士生教育是在圖書學與資訊科學教育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1990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設立圖書館學博士點,導師為周文駿教授;在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設立情報學博士點、導師為嚴怡民教授、彭斐章教授(目錄學方向)。這兩個博士點均於1991年開始招生。
  (一)培養目標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品德良好,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2.在圖書館學和資訊科學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力求在圖書館學和資訊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方面做出創造性的成果。3.具有健康的體魄。(二)入學條件和學習年限
第1類,年齡在40歲以下並已獲得圖書館學、資訊科學碩士學位者,或已獲得學士學位(含雙學士學位、研究生班畢業)並從事圖書館學、資訊科學教學、科研或實際工作多年,具有相當於圖書館學、資訊科學碩士學位水平者,學習期限為3年。第2類,北京大學試行的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者。此類學生須通過全國統一招收碩士生的入學考試,但錄取人數不得超過本專業博士生招收計劃人數的50%。學習期限為5年。第1、第2學年列入碩士生名單,於第4學期末之前,由系主持舉行學科綜合考試,考試合格者可進入博士論文工作,從第3學年開始列入博士生名單。第3類,北京大學試行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連續培養者。通過招收碩士生的入學考試錄取新生,學習期限為5年。在研究生入學後的第2學期末,由本人向系研究生考核委員會提出攻讀博士學位的要求,經系研究生考核委員會審核同意後,在第2學年間稱預備博士生,第4學期末之前,若通過學科綜合考試,可確定為博士生人選。第4類,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主要招收本系青年教師,邊工作邊學習,學習期限為4至5年。
(三)研究方向
圖書館學研究方向計有:(1)理論圖書館學;(2)圖書館讀者服務;(3)情報語言(含主題標引與分類等);(4)目錄學;(5)文獻資源研究。資訊科學研究方向計有:(1)資訊科學理論;(2)資訊研究;(3)資訊管理;(4)資訊技術;(5)資訊經濟。
(四)學位課程
1.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2.基礎理論和專業課。由博士生導師根據博士生研究方向確定,一般為3至4門。北京大學圖書館學博士點開出的基礎理論和專業課有:文獻學研究,中外圖書館學比較研究,圖書館學史研究,圖書館哲學,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等等。3.教學方式。主要為課堂講授與自學相結合。4.課程考試。必修課程的考試成績為70分及格。學生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優良者為合格,考試不及格則終止學習。  (五)學位論文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畢業之前提交一篇在理論或專門技術上作出創造性成果的博士學位論文,論文要在由5人至9人組成的答辯委員會上答辯。答辯通過者須經系學位委員會審核,再報學校學位委員會作出授予博士學位的決定後,方可授予博士學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大陸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博士學位研究生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