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坊(1864-1916) - 教育百科
徐 | |
坊 |
(1864-1916)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王珠美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徐坊,字士言,又字矩庵,號梧生,又號蒿庵,廣東臨清人,生於清同治3年(1864),為清末民初著名之藏書家,其藏書室名為歸樸堂。 徐坊出身官宦之家:曾祖徐學來,官至廣東肇慶府知府;祖父徐維清,官至甘肅寧夏府知府;父徐延旭,官至廣西巡撫。徐氏天資聰穎,但不事舉子業。20歲,舉家遷至濰縣,賴父蔭而任戶部江南司主事,繼而升國子丞。宣統元年(1909),京師圖書館創設,由翰林院編修繆荃孫充任該館監督,徐坊充任副監督,可說是北京圖書館最早的正副館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退位,徐坊即罷官隱居北京,以清朝遺老自居。後又奉召為毓清宮行走,擔任廢帝溥儀之漢文師傅。不久即病逝,享年53歲。徐氏著有詩文詞集若干卷,但未曾梓行。 徐坊之聚書活動始於其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之後,其僑居收藏舊籍及金石文物風氣頗盛之濰縣,對其藏書事業影響最深。當時與居濰縣之學者和藏書家,如孫葆田、柯劭忞、高鴻裁、宋書升諸人交往甚為密切,更與福山王懿榮、江陰繆荃孫、上虞羅振玉等人結為文字之友。在朋友之提挈下,徐坊藏書日有進益,至光緒17年(1891)徐坊28歲時,據鄒道沂所說,已是「雅善收藏,為海內名家」了。此後,於34歲前後因為羅致較多的宋元版書和先賢手稿,藏書質量益為提高。26年任學部國子監丞及宣統元年任京師圖書館副監督以後,更能藉職務之便飽覽與搜集罕見珍本,使其藏書活動達於顛峰。購買之外,校書、抄書亦為增益藏書之方法,徐氏備有印上「歸樸堂」字樣之抄書紙,見有罕觀珍祕之書與先哲手稿即動手抄錄,至為辛勤。可惜終其一生,並未對所藏圖書作系統整理,更未編寫藏書目錄,所作題跋亦不多見。而藏書之名,繆荃孫曾以其與潘氏滂喜齋、盛氏意園等相提並論,傅增湘更說他能與「南霍北楊齊驅方駕」。 徐坊之藏書印,可考者有6種:「臨清徐坊三十四歲後號曰蒿庵」朱文印、「徐坊印信」朱文印、「徐坊之印」白文印、「國子先生」白文印、「臨清徐坊士言藏書印」白文印及「徐坊」白文印。 收藏古籍之外,徐坊對金石、甲骨文字亦有濃厚興趣,據容庚、瞿潤緡所編〔殷契卜辭〕之記載,徐氏收藏之刻字商代甲骨達874片之多。 徐坊謝世後,其藏書先由夫人鹿氏掌管,後陸續散盡;甲骨片則先歸燕京大學、後歸北京大學典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徐坊(1864-1916)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