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衍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ㄢˊㄔㄤˊㄎㄞㄓㄢˇㄖㄨˊ:「ㄊㄨㄟㄧㄢˇ」。
  2. ㄉㄨㄛㄩˊㄖㄨˊ:「ㄧㄢˇㄨㄣˊ」、「ㄧㄢˇㄗˋ」。
  3. ㄈㄨㄧㄢˇㄙㄨㄟˊ便ㄅㄧㄢˋㄧㄥˋㄈㄨˋㄅㄨˊㄖㄣˋㄓㄣㄖㄨˊ:「ㄈㄨㄧㄢˇㄌㄧㄠˇ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n
解釋:
  1. 延伸、散布。
    【例】繁衍、推衍、衍變
  2. 多餘的。
    【例】衍字、衍文
  3. 做事馬虎。
    【例】敷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n
解釋:
[動]
1.延伸、展開。如:「繁衍」。《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
2.散布、分布。《文選.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形]
多餘的。如:「衍字」。宋.鄭樵〈通志總序〉:「既無衍文,又無絕緒,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á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流入海、到達。《說文解字.水部》:「衍,水朝宗于海也。」漢.揚雄《太玄經.卷三.法》:「上九,井無幹,水直衍。」

2. 延展、散佈。《詩經.唐風.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公孫賀》:「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漢.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3. 推演、演變。《易經.繫辭上》:「大衍之數五十。」唐.劉禹錫〈楚望賦〉:「故道朘削,衍為廣斥,水禽嬉戲,引吭伸翮。」金.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東坡酷愛〈歸去來辭〉,既次其韻,又衍為長短句,又裂為集字詩,破碎甚矣。」

4. 富足、繁茂。《管子.八觀》:「薦草多衍,則六畜易繁也。」漢.桓寬《鹽鐵論.園池》:「田野闢,麻枲治,則下上俱衍,何困乏之有矣。」《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杜篤》:「修文則財衍,行武則士要。」

5. 平廣的土地、山坡、沼澤。《國語.周語上》:「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虛以寂寞。」《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

6. 竹箱之類的盛器。《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

7. 溢出。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東注太湖,衍溢陂池。」《黃帝內經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歧伯曰:『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

8. 多餘、誤增。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子曰』二字衍文。好近乎知之知,並去聲。」《通志.總序》:「既無衍文,又無絕緒,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注音: 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