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番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ㄉㄞˋㄉㄨㄟˋㄨㄞˋㄍㄨㄛˊㄏㄨㄛˋㄅㄧㄢㄐㄧㄥˋㄕㄠˇㄕㄨˋㄇㄧㄣˊㄗㄨˊ˙ㄉㄜㄔㄥㄏㄨ
  2. ㄨㄞˋㄍㄨㄛˊㄏㄨㄛˋㄨㄞˋㄗㄨˊ˙ㄉㄜㄖㄨˊ:「ㄈㄢㄑㄧㄝˊ」、「ㄈㄢㄕㄨˇ」、「ㄈㄢㄕˊㄌㄧㄡˊ」。
  3. ㄍㄥㄉㄞˋㄊㄧˋㄏㄨㄢˋㄖㄨˊ:「ㄌㄨㄣˊㄈㄢㄕㄤˋㄓㄣˋ」。
  4. ㄌㄧㄤˋㄘˊ。①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ㄘˋ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ㄒㄧㄤㄉㄤㄩˊㄏㄨㄟˊ」、「ㄘˋ」。ㄖㄨˊ:「ㄙㄢㄈㄢㄌㄧㄤˇㄘˋ」、「ㄎㄠˇㄧˋㄈㄢ」、「ㄅㄞˊㄈㄟˋㄧˋㄈㄢㄎㄨˇㄒㄧㄣ」。② ㄓㄨㄥˇㄌㄟˋㄖㄨˊ:「ㄧˋㄈㄢㄊㄧㄢㄉㄧˋ」、「ㄧˋㄈㄢㄐㄧㄢˋㄐㄧㄝˇ」、「ㄧˋㄈㄢ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
解釋:
  1. 舊時對邊境少數民族或外國的稱呼。
    【例】番邦、土番
  2. 輪流、接替。
    【例】番代、番更、番用
  3. 量詞:(1)計算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
    【例】三番兩次、一番心血 (2)計算倍數的單位。
    【例】連續幾天的漲停板,使他持有的股票價值翻兩番。
注音:
漢語拼音: pān
解釋:
  1. →番禺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
解釋:
[名]
1.舊時對邊境少數民族或外國的稱呼。如:「土番」、「紅毛番」。
2.量詞:(1)計算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如:「三番兩次」、「思考一番」、「白費一番苦心」。《南史.卷三二.列傳·張邵》:「父邵使士南陽宗少文談繫象,往復數番。」宋.張炎〈高陽臺.接葉巢鶯〉詞:「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2)計算倍數的單位。如:「連續幾天的漲停板,使他持有的股票價值翻兩番。」
[動]
舊稱職務輪流更替。《舊唐書.卷九七.列傳.張說》:「旬日,得精兵一十三萬人,分繫諸衛,更番上下,以實京師。」《新唐書.卷一二六.列傳.杜暹》:「暹率當番衛士繕三宮城,浚池,督役不少懈。」
[形]
外國的、外族的。如:「番船」、「番茄」、「番椒」、「番薯」。《明史.卷二○四.列傳.陳九疇》:「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致內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於今。」
注音:
漢語拼音: pān
解釋:
參見「番禺縣」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姓。如西漢有番系,東漢有番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未開化之人,或指外族。
  2. [[名] ] 外地來的東西。
  3. [[形] ] 形容人蠻橫不講理,但有歧視原住民之義,應避免使用。
  4. [[名] ] 號碼、順序。
音讀: h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ㄢˊ

獸足。《說文解字.釆部》:「番,獸足謂之番。」

@B04964

㈡ㄈㄢ

1. 舊稱輪流接替。《舊唐書.卷九七.列傳.張說》:「旬日,得精兵一十三萬,分繫諸衛,更番上下,以實京師。」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

2. 舊時對邊境少數民族或外國之稱呼。如:「番邦」、「生番」。《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依奏降旨,番使領旨。」《明史.卷三二五.外國列傳六.和蘭》:「和蘭,又名紅毛番,地近佛郎機。」

3. 反轉、覆轉。同「翻」。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番悔之理?」明.姚茂良《精忠記》第八齣:「羶羯狗,快送二聖皇帝出來,萬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

4. 當量詞:

⑴ 計算次數之單位。相當於「回」、「次」。如:「三番兩次」、「思考一番」。《南史.卷三二.列傳.張邵》:「父邵使與高士南陽宗少文談繫象,往復數番。」宋.張炎〈高陽臺.接葉巢鶯〉詞:「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⑵ 計算倍數之單位。如:「連續三個月的漲勢之下,他持有的股票價值翻了兩番。」

㈢ㄆㄢ

「番禺」:地名。位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東南,東莞縣之西,因番山、禺山而得名,故稱為「番禺」。

㈣ㄆㄛˊ

姓。如西漢有番系,東漢有番辰。

注音: ㈠ㄈㄢˊ ㈡ㄈㄢ ㈢ㄆㄢ ㈣ㄆ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