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德以報怨 - 教育百科
ˊ
ˇ
ˋ
ˋ
  • 漢語拼音 dé yǐ bào yu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é yǐ bào yuàn
解釋:
以恩德回報仇恨,不計前過,反給予好處。《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劉繇傳》:「知敦以厲薄,德以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德以報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即「以德報怨」。見「以德報怨」條。01.《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劉繇太史慈士燮傳.劉繇》:「知敦以厲薄,德以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託;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以德報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一書是由孔門弟子記錄而成,內容是孔子自述或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間相互問答的話。〈憲問〉篇中有一段論述謝恩報怨的方法。有人問孔子:用恩惠來回報仇恨,你覺得怎麼樣?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來回報仇恨,那用什麼來回報對我們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對待仇人,除非別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樣的用恩惠回報他。此外,在《禮記.表記》中也記載了孔子曾經說過的話:「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及「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這些話也是在討論謝恩報怨的方法。「以德報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
典源:
此處所列為「以德報怨」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憲問》(1)或曰:「以德(2)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3),以德報德(4)。」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老子.第六三章》、《尸子》。 (2) 德:恩澤、恩惠。 (2) 以直報怨:用正直之道回報怨仇。見「以直報怨」。 (2) 以德報德:別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樣的用恩惠回報他。見「以德報德」。〔參考資料〕 ■《老子.第六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尸子》(據《太平御覽.卷四○.地部五.太行山》引)夫龍門,魚之難也;太行,牛之難也;以德報怨,人之難也。
書證:
01.《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劉繇傳》:「知敦以厲薄,德以報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保六尺之託;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br>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德以報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