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背景派的批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exual Criticism
作者: 郭禎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背景派的批評又稱為「科學化的批評」(scientific criticism),其著眼點在揭發藝術之歷史的、社會的以及心理的背景,不使藝術品處於孤立的狀態,也不使審美的經驗與人生的其他經驗脫節。此派的批評,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才彰顯,乃因當時的人都認為無論對任何事物,除非追溯其前因後果,及它與其他事物間的相互關係,否則單就一件孤立的事物來看,是無法充分了解的。十九世紀的藝術批評家,一方面受到自然科學之精確性的刺激,同時受到標榜科學之實證主義運動影響;另外,對過去的藝術評論所表現之分歧混亂感到失望,於是要求以科學化方法企圖去了解藝術,也即是從藝術的歷史、社會、心理各方面的背景中去了解、解釋藝術。分為:
  1.社會學的批評:法國批評家泰英(Hippolyte Taine)從社會的發展去做解釋和判斷,他認為一切主要的社會制度、藝術、科學和哲學,和物理事件一般,可以憑因果關係加以決定;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會發展出不同之作品,其中有三個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民族、環境與時代,所以,從上述三個社會要素來探討與作品間之關係,就較能客觀地了解作品之意義及判斷作品之價值。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等人的唯物論批評主張是:最能反映社會現象者,莫過於經濟;社會對藝術的影響有兩種方式:(1)藝術家受社會輿論與社會時代所刺激而創作,所以作品是由該時代社會之動力所發生,並賦予它創作方向;(2)藝術作品反映社會當時代的象徵、政治思想、材料和形式。
  2.心理學的批評:此種批評的推行者是聖伯佛(C.A. Sainte-Beuve),他以為如果我們能透視藝術家的內心生活,便可適切地了解他的作品,避免滋生誤解而喪失作者意向。而其理論所本,乃來自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藝術創作起源說;藉藝術品為分析對象,輔以藝術家的日記、手札、傳記等文獻,來探討其性格與潛意識,或視藝術品為寄情托物的象徵,以此來說明其創作動機與意向、創作歷程及作品之意義、價值等。
  3.歷史的批評:此類批評家將藝術品的多樣風格和形式,跟該時代的思想結構和經濟狀況產生關聯,而以這一種歷史條件跟藝術家個性、想像性等個人因素之辯證關係,來說明作品之意義和判斷價值。
  科學背景派的批評,可說是相對主義立場的批評。最佳的背景派批評,應能結合歷史、社會、心理學等知識,來從事多面向的批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背景派的批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