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論的統一 - 教育百科
方 | |
法 | |
論 | |
的 | |
統 | |
一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ethodological Unity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方法論的統一」係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方法論上的統一,主張社會科學的研究若要進步,就必須採取自然科學的方法與標準。 近代科學的這種整合運動,源自萊布尼茲(G.W. Leibniz)企圖以「數」的結合來建立「統一科學」(unified science)的理念,但也取消了柏拉圖(Plato)以降科學統一背後的形上基礎,而著眼於各學科的共同語言、共同工作假定、共同方法,甚至於統一理論的建立。如孔德(A. Comte)的實徵哲學認為所有的科學都必須經過神學與形上學的階段,而以科學的階段為其發展的真正目標。彌爾(J.S. Mill)的「精神科學邏輯」(Logic of Moral Sciences)則認為只有歸納式的推論才能產生知識,因而建立以「聯結」(association)為基礎的方法論。而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更致力於科學語言的解析,主張以經驗的檢證作為科學統一的規準。維也納學團中的重要人物卡納普(R. Carnap)即主張物理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在當代思想家中,主張這種統一科學的「方法論統一」者亦所在多有,如實徵論歷史學者納吉(E. Nagel)即主張歷史解釋與自然科學的解釋間並無任何不同;漢培爾(C. Hempel)則提出意義(meaning)的「可轉譯性」(translatability)規準,認為一個語句要有意義,就應具有可轉譯為「實徵性語言」(empiricist languages)的程度。 大體說來,主張「方法論統一」的統一科學論者都主張社會科學研究者必須嘗試建立人類行為間的因果解釋,而且這種解釋必須來自於可獲得證實的經驗觀察,是一種普遍的法則。此外,主張「方法論統一」者也強調,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也不可受到個人價值觀的影響。但是這種「方法論統一」的觀點或「方法論上的單子論」在當代詮釋學與批判理論的批判下以及量子物理方法論上的革命下已遭到嚴厲的挑戰。事實上,任何企圖以「一以貫之」的統一方法來進行科學的探究常會走入另一種方式的獨斷。即使是其單一科學內,都存在著不一致的理論導向,更遑論以研究人類各種行為的社會科學,其中存在著更多的截然不同的思考與研究方式,若不顧慮各學科間差異而強求統一,必定會喪失對於人類生活真相的了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方法論的統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