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寫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ㄅㄧˇㄕㄨㄒㄧㄝˇㄖㄨˊ:「ㄒㄧㄝˇㄗˋ」、「ㄒㄧㄝˇㄕㄨ」、「ㄒㄧㄝˇ稿ㄍㄠˇ」。
  2. ㄇㄛˊㄏㄨㄚˋㄖㄨˊ:「ㄒㄧㄝˇㄕㄥ」、「ㄊㄨˊㄒㄧㄝˇ」、「ㄒㄧㄝˇㄐㄧㄥˇ」。
  3. ㄒㄧㄠㄧㄠˊㄦˊㄇㄟˊㄧㄡˇㄐㄩㄕㄨˋㄖㄨˊ:「ㄕㄥㄏㄨㄛˊㄒㄧㄝˇㄧˋ」。
  4. ㄍㄣㄐㄩˋㄕˊㄑㄧㄥˊㄌㄞˊㄐㄧˋㄌㄨˋㄖㄨˊ:「ㄒㄧㄝˇㄕˊ」、「ㄒㄧㄝˇㄑㄧㄥˊ」、「ㄒㄧㄝˇㄓㄠˋ」。
  5. ㄒㄧㄝˇㄓㄣ:①ㄇㄧㄠˊㄏㄨㄚˋㄏㄨㄛˋㄧˇㄒㄧㄤˋㄐㄧㄆㄞㄕㄜˋㄖㄣˊㄒㄧㄤˋ。②ㄇㄧㄠˊㄒㄧㄝˇㄓㄣㄕˊ˙ㄉㄜㄕˋ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ě
解釋:
  1. 記錄語言、文字的動作。
    【例】寫字、默寫、寫稿子 ◎
  2. 描繪、摹畫。
    【例】寫景、寫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ě
解釋:
[動]
1.放置、移置。《說文解字.宀部》:「寫,置物也。」《禮記.曲禮上》:「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
2.拿筆記錄文字。如:「寫字」、「默寫」、「寫稿子」、「寫對聯」。
3.描繪、描寫。如:「寫景」、「寫生」。《文選.江淹.別賦》:「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聊齋志異.卷一二.寄生》:「遂以五可之容顏髮膚,神情態度,口寫而生狀之。」
4.抄錄。《漢書.卷三○.藝文志》:「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5.訂約租賃。《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聽得說有個少年知縣換船到任,寫了哥子的船。」
6.傾訴、舒洩。《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唐.李白〈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詩:「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動]
拆卸。通「卸」。《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傳》:「有旋車完封,寫之權門。」《晉書.卷五五.潘岳傳》:「疲牛必投,乘涼近進,發槅寫鞍,皆有所憩。」
[形]
參見「寫意兒」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rite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資料記錄到儲存媒體上的動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á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拿筆記錄、抄錄文字。
  2. [[動] ] 描繪、描寫。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