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兆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ㄟㄐㄧㄚˇㄕㄡˋㄍㄨˇㄉㄥˇㄐㄧㄥㄕㄠㄓㄨㄛˊㄏㄡˋㄙㄨㄛˇㄔㄨㄒㄧㄢˋ˙ㄉㄜㄌㄧㄝˋㄨㄣˊㄍㄨˇㄖㄣˊㄐㄧㄝˋㄧˇㄓㄢㄅㄨˇㄐㄧˊㄒㄩㄥ
  2. ㄕˋㄑㄧㄥˊㄈㄚㄕㄥㄑㄧㄢˊㄙㄨㄛˇㄒㄧㄢˇㄌㄨˋ˙ㄉㄜㄓㄥㄏㄡˋㄐㄧㄒㄧㄤˋㄖㄨˊ:「ㄩˋㄓㄠˋ」、「ㄓㄥㄓㄠˋ」、「ㄐㄧˊㄓㄠˋ」、「ㄏㄨㄛˋㄓㄠˋ」、「ㄏㄠˇㄓㄠˋ˙ㄊㄡ」、「ㄅㄨˋㄒㄧㄤˊㄓㄠˋ」。
  3. ㄒㄧㄢˇㄌㄨˋㄒㄧㄢㄐㄧㄖㄨˊ:「ㄖㄨㄟˋㄒㄩㄝˇㄓㄠˋㄈㄥㄋㄧㄢˊ」。
  4. ㄕㄨˋㄇㄨˋㄗˋㄧˋ˙ㄉㄜㄨㄢˋㄅㄟˋ
  5. ㄒㄧㄥˊㄖㄨㄥˊㄓㄨㄥˋㄉㄨㄛㄖㄨˊ:「ㄧˋㄖㄣˊㄧㄡˇㄑㄧㄥˋㄓㄠˋㄇㄧㄣˊㄌ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兆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1.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
    【例】占兆
  2. 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例】預兆、吉兆、不祥之兆
  3. 眾多。
    【例】兆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名]
1.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禮記.月令》:「命大史釁龜筴,占兆審卦吉凶。」漢.鄭玄.注:「占兆,龜之繇文也。」唐.韓愈〈復志賦〉:「假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
2.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如:「預兆」、「吉兆」、「不祥之兆」。
3.數目字。億的萬倍。如:「一兆」、「十兆」。
4.墳地、墓地。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力能改葬,終葬汝於先人之兆。」
5.姓。如明代有兆元享。
[動]
預先顯示。如:「瑞雪兆豐年」。
[形]
眾多的。《書經.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數] ] 一萬億。
  2. [[名] ] 龜甲、獸骨等燒灼後所出現的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後則通稱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跡象。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龜甲、獸骨燒灼後所出現之裂紋,古人藉以占卜吉凶。《說文解字.卜部》:「兆,灼龜坼也。」《禮記.月令》:「命大史釁龜筴,占兆審卦吉凶。」唐.韓愈〈復志賦〉:「假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

2. 占卜。《左傳.襄公五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雲詢多,職競作羅。』」晉.杜預.注:「兆,卜;詢,謀也。」《漢書.卷四.文帝紀》:「兆得大橫。」

3. 事前顯露之徵候、跡象。《康熙字典.兒部》:「兆,朕兆。」《荀子.王制》:「相陰陽,占祲兆。」唐.駱賓王〈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後啼痕上竹生。」

4. 開始、萌生。三國魏.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然智者之慮,慮於未形;達者所規,規於未兆。」宋.王讜《唐語林.卷八.補遺》:「十道既已兆亂,則內地必置九道,以除其亂。」

5. 墓地。《爾雅.釋言》:「兆,塋也。」《左傳.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桐棺三寸,不設屬辟;素車樸馬,無入於兆。」晉.杜預.注:「兆,葬域。」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力能改葬,終葬汝於先人之兆。」

6. 數詞,古以十億為兆,今以萬億為兆,借指極多。《廣韻.上聲.小韻》:「十億曰兆。」《書經.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上以安二宮朝夕之養,下以濟四方億兆之命,則臣雖老死溝壑,瞑目於地下矣!」

7. 姓。如明代有兆元享。

注音: ㄓ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