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藥汙染 - 教育百科
農 | |
藥 | |
汙 | |
染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esticide Pollution |
作者: | 林慧芳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農藥在農作物生產的安定性和生產量的提高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臺灣地區地處溫暖多溼、病蟲害容易發生的地帶,加上土地狹小,為了增加收獲量,農業多採集約式經營,為保護農作物免受蟲害,更非使用農藥不可。 臺灣地區最早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引進化學合成農藥防治病蟲害,早期使用於水稻栽培,以增加產量;從此一九五○年以後,農作物種類增多,農藥使用種類和數量也大幅增加。自民國六十五年(1976)起至七十五年止,以單位面積而言,臺灣地區農藥使用量為每公頃十一公斤,就農產量而言,僅遜於日本、義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農藥由無機的化學品轉為含碳有機物,其用途大致可分為殺菌劑、殺虫劑、殺鼠劑及殺線蟲劑等,如依化學結構分有以下幾種:(1)有機氯烴類(Chlorinated Hydrocarbon):如DDT、BHC、飛布達(Heptachlor)等;(2)有機磷類(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如巴拉松(Parathion)、馬拉松(Malathion)等;(3)苯氧烷酸類(Phenoxyalkyl Acids):如二氯苯氧基乙酸(2. 4-D)等;(4)氨基甲酸鹽類(Carbamates):如Sevin;(5)酚類(Phenols):如PCP;(6)三氯 系(Triazine):如Atrazine等。;(7)尿素衍生素(Substituted Urea):如Diuron等。 農藥在自然界中以不同途徑移動,附著在農作物表面或浮游在空氣中的農藥,可藉著太陽的紫外線分解;殘留在土壤和水中的農藥,大部分則經由微生物分解。不同種類的農藥,在環境中被分解的難易程度亦不一樣,而分解的難易則直接影響其在環境中之殘存濃度。殘留的農藥因環境蓄積(environmental accumulation)、生物濃縮(bioconcentration)、生物轉化(biotransformation)等化學反應,以致汙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農藥汙染對生態的影響包括:(1)對有益昆蟲或鳥類直接急性撲殺;(2)預定撲殺的昆虫因天敵的消失而更形猖獗;(3)預定撲殺的昆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4)對生態系的慢性破壞,如生物殘留等。 最引人注目之農藥汙染問題如DDT,剛開始使用時在國內外皆被視為萬靈丹,為臺灣地區撲滅瘧疾之大功臣,但其本身相當安定,在環境中很難被分解,進入生物體後會有濃縮現象,經食物鏈形成生物累積。據研究,DDT噴藥後在垂死的野鳥體內組織發現含226PPM,有些鳥蛋內高達349PPM,如至人體脂肪其蓄積濃度更高,將導致中毒現象;故為免對生存環境造成危害,這類氯烴化合物已被禁用。 在農藥汙染的管制上,除以法律規範出安全正確的使用方法外,更應積極開發非農藥病蟲害防治方法,如生物(天敵)防治技術、昆蟲性費洛蒙誘殺技術、抗病蟲害育種等替代農藥之誤用、濫用,使糧食生產與生態保育能達平衡境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農藥汙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