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目的手段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weck-Mittell-Formal
作者: 戴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目的手段模式」是十九世紀以降的實徵主義普遍採用的研究模式。此模式的基本預設是研究之目的和達成此目的的手段或方法之間可以完全區分,研究者所關心的是達成「目的」之「手段」的選擇,並不探討目的之適切性或合法性。
  目的手段模式基本上反映了實徵主義的認識論及方法論,亦即實徵主義「價值中立」及「方法統一」的基本主張。奠基在古典物理學心物二元及主客分離的哲學基礎之上,實徵主義者主張將自然科學的物質觀類推到社會科學研究,把研究對象視為可以觀察與測量的客觀存在,不受主體意志或價值判斷的左右。所謂客觀的或是科學的研究,就是要將「事實」與「價值」分離,認知主體與客體對立。換言之,研究者和研究對象是可以區分的,「就客體法方面,實徵主義者相信只要依循相同的邏輯運作,即可藉自然科學的方法找出社會現象中的普遍概念、因果法則。這種方法一元論的基本預設是相信科學方法的精確度足以保證知識之可靠性和普遍性,其目的是在排除不可靠及主觀的個人態度、情感等因素,以普遍的邏輯結構檢驗事實。因此,在形式原則的運作過程中,主體意識與情境因素如價值、文化、興趣、情緒等被認為是可以嚴加控制、不曾影響研究結果之正確性的變項;研究對象則被視為可以抽離社會現象、孤立操縱的客體。綜言之,對實徵主義者而言,研究者、研究對象、目的和手段之間是可以嚴格區分的。
  目的手段模式的普遍運用,強調技術及手段之精緻化,而對目的本身不加批判的工具理性日益膨脹,導致近代科技以解釋、預測和控制自然為目地,科學之主體理性則日漸萎縮。當代的教育及教育研究亦受此模式影響,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之下,教育被化約為技術性的教學與學習,只關心達成目標的手段,不對教育的本質及教學之歷程是否合理加以批判;教育研究也多成為敘述「如何」,而詮釋「為何」的工具性知識較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目的手段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