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諡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舊時依照死者生前的事蹟所給予的稱號。
    【例】美諡、有號無諡
  2. 為死者加號。
    【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死後諡為文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名]
古代禮制,依死者生前功過和品德所給予的稱號,多用於貴族、大臣和曾任官職的文人、學者。《說文解字.言部》:「諡,行之跡也。」《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
[動]
加諡號。《左傳.宣公十年》:「改葬幽公,諡之曰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諡」與號涵義有別,號為生前所有,用於表功明德,諡為死後的稱號,用以褒善貶惡。[白虎通義.諡篇]云:「諡者何也?諡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古代帝王公侯死後,朝廷依據他們生前的行事和品德,評定一個適合的稱號,這個稱號就叫「諡」。善行有善說,惡行有惡說,旨在勸善戒惡。
  「諡」並非人人皆能有,「古者生無爵,死無諡。此言生有爵,死當有諡。」故古之有諡者,僅限於帝王公卿大夫,至於士這一階級,「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士並非爵稱,故死後當無諡。
  [禮記.檀弓]云:「死諡,周道也。」疏:「殷以上有生號,仍為死後之稱;周則死後別立諡。」周代訂有諡法,作為評定的標準,至秦而廢,漢復其舊,歷代沿之以至於清。諡號是用一些固定的字來表達,而這些字具有特殊意義。如「慈惠愛民者諡曰文,剛強理直者諡曰武。」用以表示對死者的褒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依死者生前事跡所給予之稱號。《說文解字.言部》:「諡,行之跡也。」《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

2. 加諡號。《左傳.宣公十年》:「改葬幽公,諡之曰靈。」

注音: 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