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阿不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不奉承、不屈服。義近「不屈不撓」。見「不屈不撓」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七.雜著.直內軒》:「直者不阿不撓,無偏無倚,在心為正,於德為中,其身有不修者乎?」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屈不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先秦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在《荀子》書中記載了一段孔子與門下弟子子貢的對話。子貢問:「為什麼君子重視玉而輕視珉呢?難道是因為玉少而珉多嗎?」孔子答道:「欸!賜啊,這是什麼話呢!君子怎麼會因為數量多就輕視,數量少就看重呢?君子重視玉石,是因為玉石可拿來比擬君子的品德。玉石溫潤而有光澤,就好像仁;堅固而有文理,好比智;剛強不屈,就好像義;有稜角卻不會割傷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斷它也不會彎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顯露於外,便是誠信;敲打玉石,聲音清脆遠揚,就像美好的言辭。所以即使珉有鮮艷的花紋,也比不上玉石的潔白明亮。這便是君子重視玉石的原因啊!」後來這裡的「折而不橈」演變成「不屈不撓」這句成語,用來指意志堅毅不肯屈服。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不屈不撓」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法行》(1)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2) 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3)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4),行也;折而不橈(5),勇也;瑕適(6)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下》。 (2) 珉:似玉的美石。 (3) 栗:音ㄌ|ˋ,堅固。 (4) 劌:音ㄍㄨㄟˋ,傷、割。 (5) 橈:音ㄋㄠˊ,同「撓」義。 (6) 瑕適:玉石的瑕疵。適,通「瓋」,玉斑。瓋,音ㄓㄜˊ。〔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遘閔既多,是用廢黜。武陽殷勤,輔導副君,既忠且謀,饗茲舊勳。高武守正,因用濟身。述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書證: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七.雜著.直內軒》:「直者不阿不撓,無偏無倚,在心為正,於德為中,其身有不修者乎?」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不阿不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