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牛津教育評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作者: 張民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牛津教育評論〕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是由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學系所創辦,其宗旨在提升教育的研究,特別是希望以此來促進理論的發展。無論理論本身是由推理、或由經驗而來,均加以詳細的說明和評價,以做為改善教育實際的依據。
  它收錄了遍布世界各種不同學科,包括哲學、政治科學、經濟、歷史、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和醫學等的學科專家。對教育問題的探討。該刊創辦的目的,在試圖提供一個公共的論壇,讓學者們對教育做討論。誠如牛津聖凱薩琳學院的布洛克(Alan Bullock, St. Catherine's College)教授在創刊號的序言所說:「教育已經成為社會上廣大的及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卻沒有辦法像教育人員一樣積極地參與,而大部分教育人員也樂意接受讓哲學家,甚至醫藥科學家等想要了解的人,一起參與教育問題的討論。」〔牛津教育評論〕就是企圖提供如此一個擴大討論的論壇。這分刊物是由教育學系所創辦的,並由該系負責編輯,系主任賈治(Harry Judge)擔任主編,編輯委員則由全校廣大的教職員所組成。他們計畫每一年出版二期到三期,並專心從事於「研討主要的教育課題、涉及教育的特殊問題,以及在多元社會的教育和家庭問題等」。這就是此刊物努力的方向。
  此刊創於一九七五年,在一九九二年以前每年出版三期,分別在三月、六月和十月出版,每年三期彙編成一卷。頁數的編法從每一卷的第一期開始編起一直到第三期,並在每一卷的最後一期末尾將整卷的目錄編排出來。到了一九九三年第十八卷時,改為一年出版四期,分別在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出版成為季刊,已較原訂每年出版二至三期為多。該期刊每一期並會以附錄方式將作者做一簡介,使讀者對投稿者有進一步的了解。除了開放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投稿、參與問題之探討外,也歡迎讀者對投稿者的論文提出評論和不同意見、或是對期刊本身提出建議和批評。
  編輯委員會有時會針對焦點的教育問題做專論報導,如在一九九二年六月所出版的第二期,以有關「邁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做專載、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二期則出版「通往高等教育之路」的專刊。而由於其為英國的刊物,因此論文的登載以討論英國的教育問題最多,也討論到德國、美國、法國、香港等地的教育問題;討論的範圍則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並從課程、教學、經濟、政治到管理等,多有所討論;有時候則針對歷代和當代的問題及有關教育機構運作等課題做刊載。
  這分刊物的發行,可以說為教育研究的科際整合,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園地。教育研究者自覺其理論視野的界限,而嚐試與其他研究者的理論視野整合,以開展教育現象的深層意義,藉此改善教育的實際,是該刊物最值得一提之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牛津教育評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