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赫胥黎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hè xū l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è xū lí
解釋:
人名:(1)(Thomas Henry Huxley,西元1825~1895)英國自然哲學家。學識淵博,舉凡生物、地質、教育、宗教諸學皆有著述,在哲學及神學上主張進化論及不可知論。著有《天演論》。(2)(Aldous Huxley,西元1894~1963)英國小說家兼散文作家。所作小說以機智和諷刺見長。著名作品有《美麗新世界》、《針鋒相對》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赫胥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xley, Thomas Henry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赫胥黎(1825~1895)為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及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亦提出過一些見解並有若干貢獻。赫胥黎出生在一個中等家庭,排行第七,父親是一位數學教師。自小因為家庭中子女眾多,故其兄弟姊妹均未獲得良好的學校教育。赫胥黎接受的學校教育並不多,後來的成就多靠平時自我的教育。青年時期,赫胥黎即自行設計科學方面的實驗研究,曾經有志成為一位工程師;十五歲時,他進入醫校就讀;二十六歲時即因生物科學研究成績卓越,被聘為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會員。赫氏由於未曾獲有大學學位,難免對此耿耿於懷;但是他卻深獲國際著名大學的看重,得有不少名譽學位。
  赫胥黎對英國大學教育之改革,曾貢獻不少心力;他在教育推展方面,更提出發展科學教育與推動博雅教育二項有重大影響的建議。他提醒人們發展科學教育,不能只憑教授科學知識,尚需兼顧科學方法正確地應用在科學知識的獲取上。在科學知識研究上,赫胥黎強調發現的重要性;發現知識是應用觀察及歸納的活動,覓求新知識的發現,他不認為演繹思考有助於知識的發現。至於博雅教育方面,赫胥黎認為心智的鍛練是極為重要的教育活動之一;一位受過博雅教育的人,其心智的能力,可以類似大船的錨,即有沉穩之力,可以類似紡紗的機器,能紡出細小的紗,即有著精細無比的能力。同時,有過博雅教育的人,其心力能夠運用自由而無所拘束,且其判斷能力亦多正確無誤。赫胥黎通曉德、法、義、拉丁語文,四十五歲時,尚學習希臘語文,以便研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可見他學無止境的心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胥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