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存在主義 - 教育百科
ˊ
ˋ
ˇ
ˋ
  • 漢語拼音 cún zài zhǔ y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ún zài zhǔ yì
解釋:
  1. 一種對現代西方深具影響力的哲學。此種哲學最先在探討存在的意義,繼而闡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與上帝超越性的關係。代表的思想家有丹麥的齊克果、德國的海德格、法國的沙特等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存在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ún zài zhǔ yì
解釋:
一種對現代西方深具影響力的哲學。此種哲學最先在探討存在的意義,繼而闡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與上帝超越性的關係。代表的思想家有丹麥的齊克果、德國的海德格、法國的沙特等人。這種學說強調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先存在才決定他的本質(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同於傳統哲學的本質先於存在,認為所有人天生本質一致,人的本質決定了人的存在(無論何時代、何地域的人都一樣)。此差異成為其主要特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存在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istentialism
作者: 李奉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作為當代歐陸思潮之一的存在主義,基本上跟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馬色爾(Gabriel Marcel, 1889~1973)、沙特(Jean P. Sartre, 1905~1980),及其他人的哲學傾向有關。他們無論是在宗教、政治或哲學上有各種不同的面貌;但是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主張和論題,像是反對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教條,主張存有的問題優先於哲學探究的知識。
  在他們共同的論題中,最主要的是關心人的本質、人與世界的關係,以及「存有」的觀念。存在主義者認為存有不能作為客觀探究的主題,只能藉由人對自己在時空中獨特的、具體的存在所做的反省而顯露出來。每個自我覺醒的個體,皆由他對自己的經驗和處境而了解自己的存在。存在主義者因此特別注意人的存在與事物的存在兩者間的基本差異;以沙特為例,他區分如下兩者的不同:「為己存有」(être-pour-soi)是部分屬於人,部分「應該」屬於人,所以人要努力去爭取;至於「在己存有」(être-en-soi)則是屬於事物。人類存在的特性就在於人是主動的與有創造力的,而事物則沒有;所以事物就是如其所是,但人並不像事物那樣早已被決定。沙特指出「存在先於本質」,即人是隨著其發展與自我實現來建構其本質,而不是生活在被先前決定好的本質或藍圖中。尤其面對生活中痛苦、罪惡與死亡的「最終境遇」時,人要關心和重新檢視人的處境。人的「存有」就是人自我作自由決定的能力,由於自我所能形成的事物是無限的,藉著自由決定的行動,自我才不會受限於外在現象或昧於真相。
  存在主義者並沒有嘗試去建立統一的教育思想;大致上他們在教育主張上強調每個人要培養真誠、決斷、忠實、飢造力及責任感等自律的人格特質,使能做個自由人、抉擇人及負責人。教師因此要了解學生作為人的個體性,而非當作物來對待;讓學生實質地參與教學活動,以學習去表達自我、自由抉擇和行動;教材的安排則要有助於學生認識自己的存在、自我與事物間的基本差異、自我與別人的關係,以及人的處境和最終境遇。存在就是選擇自己,既然「人是自己所造就而成的,此外無他」,人有責任且必須作抉擇,而且必須選擇他們作抉擇的原則,所以道德的行動必須是獨立判斷、自由選擇和實踐,而不是訴諸任何外在的權威。在德育上,存在主義因而強調學生必須為自己選擇或創立道德法則,也就是道德的自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存在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