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整體規畫或課程 - 教育百科
學 | |
校 | |
整 | |
體 | |
規 | |
畫 | |
或 | |
課 | |
程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choolwide programs or curriculum |
作者: | 呂美慧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校整體規畫或課程是指從學校整體的觀點,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及學生需求等相關因素,以學校的改革活動或課程需求為基礎,結合學校及社區的所有資源,發展出的規畫或課程。 美國政府為了協助低成就學校提升其效能,在1991年倡導「新美國學校」(New American Schools,NAS)運動,期以民間企業的力量募集大量捐款,協助教育界人士發展不同於傳統學校且具高效能的學校,再經由這些種子學校將新的辦學理念和方法推廣到全國各地。在程序上,係透過全國評比,甄選最佳的新學校設計案,給予經費補助,以落實其理想學校。在21世紀初期,投資金額超過1億3千萬美金,約4000所學校得償改善,成效卓著。就新美國學校入選之設計提案,其構想大致有六項共通特色:(1)教學組織結構的改革:混合年級教學,採導師制,上課時間彈性應用;(2)教學方法:協同教學、以學習契約作個人式教育、強調人格發展及社區服務;(3)課程:結合各科教學,重視整體效果;(4)評鑑方法:以學生表現為基準;(5)教師進修:更廣泛更有效的進修方式;(6)外在環境:顧及學校與外在環境的互動,如吸引人才、消除地方政治的反彈、向外募款等。要言之,新美國學校係透過全面的學校改革,以支持學生學習表現達到世界級水準。這是學校整體規畫的例子。 在臺灣,自民國57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國民中小學課程的實施,係依照政府頒訂的課程標準來進行。在課程標準的規範下,全國不分地域特性,一律同等實施,並無學校個殊性的差異發展。直至民國90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授權學校為課程發展的主體;要求各校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倡導學校人員共同經營課程,呈報學校總體課程計畫,學校整體課程的發展方趨向於學校本位的自主經營。就其改革理念而言,學校整體課程的發展重點是注意課程的整體性(wholeness),涵蓋學生的整體學習經驗,包括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因此,在學校規劃實務上,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不應只是個別年級和科目領域的拼湊混合,而是應透過整體規劃,整合七大領域正式課程與彈性學習之非正式課程,並融入七大議題內容,考慮潛在課程的可能影響,促成橫的水平統整與緃的垂直連貫,才能彰顯學校課程的整體性和總體性。 綜而言之,學校整體課程的發展必須充分考量許多面向,包括情境分析、願景目標規劃、方案設計、執行實施與評鑑回饋等。學校課程經營團隊須共同尋得符應學校情境需求的課程發展行動策略,以及各項配套措施,才能順利地發展學校整體課程。另一方面,對於文化不利或資源匱乏地區的學校,政府亦有必要結合大學教育研究機構或民間企業資源,建立課程發展之支援系統,因地因校制宜,協助學校整體課程之實質提升,以實踐教育機會均等之理想。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市:五南。 宋玫玫、袁世敏(1993)。新美國學校設計方案及範例。教師天地,67,43-47。 |
|
參考資料: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市:五南。 宋玫玫、袁世敏(1993)。新美國學校設計方案及範例。教師天地,67,43-47。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校整體規畫或課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