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象學與課程 - 教育百科
現 | |
象 | |
學 | |
與 | |
課 | |
程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henomenology and Curriculum |
作者: | 白亦方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現象學屬於一種哲學的方法論,主要倡導人物是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胡塞爾運用現象學一詞來指稱一種理想意義的科學(描述人們如何經驗世界),也常被人與存在主義相提並論;如果想要追求一種對現象學的單一解釋或定義,結果可能會讓人失望。胡塞爾的追隨者如海德格(M. Heidegger)、嘉達美(H.G. Gadamer)等人更把經驗的性質回歸到現存世界(而非工具或概念世界),把概念世界當做一種由現有、實體及暫時經驗賦與意義的表達;現象學者強調生活世界的意義,也強調經驗與社會結構之間的對話關係,以期追尋並發掘深層的社會結構及內外在生活世界的廣泛聯結。 在課程領域上,現象學者也有他們的主張,其關心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的不當運用,致使把課程當作一套精通概念、事實的組織,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如容器般的腦子填滿。現象學者認為學生本身就有能力擁有豐富的內在生活,學生的日常經驗值得加以引導作為學習的基礎;教學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模式而不是零碎的技術或把戲。此外,現象學派更主張,純粹就學校教育和學習經驗加以描述,忽略了其社會意義和產生背景的解讀,結果的空泛是可以想見的。 簡言之,現象學者認為兒童期就是一種存在形式,也是一種社會類型;學校是一種社會體系,教與學是一種人際關係與對話型態的顯現。有了以上體認,包括研究者、教師、及相關人士都必須面臨一個不熟悉的世界觀,設法捕捉另一個世界觀的心理、情緒、社會知覺與經驗乃成為不可或缺的要求。就像青木(T. Aoki)所言,現象學者有意將課程重新加以概念化,以便了解那些衍生自不同典範或意識型態的課程主張、思潮,超越工具主義,把學校教育看成是情境意義的追求。 就像建構主義學者一樣,現象學派認為知識是一種人類的建構,社會生活是一種意義內含的經驗,而且絕對無法和人類價值信仰分割。這樣的對話與辯證關係正是現象學者的標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現象學與課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