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ó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óng |
解釋:
[名] 1.用來盛裝或覆蓋東西的竹編器具。如:「茶籠」、「蒸籠」、「燈籠」。 2.關住鳥獸或拘禁人犯的器物。如:「鳥籠」、「兔籠」、「牢籠」、「囚籠」、「鴿子籠」。 [動] 1.包羅、囊括。《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 2.遮住、覆蓋。如:「籠罩」。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以權術駕馭人。《列子.黃帝》:「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ǒng |
解釋:
[名] 舊稱淺底的竹器為「箱」,深而有蓋的為「籠」。如:「藥籠」。 [動] (一)[動]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lam
|
解釋:
|
|
音讀: |
lang
|
解釋:
|
|
音讀: |
láng
|
解釋:
|
|
音讀: |
lâng
|
解釋:
|
|
同義詞: | 籠仔 |
音讀: |
lāng
|
解釋:
|
|
音讀: |
lông
|
解釋:
|
|
音讀: |
lóng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ㄨㄥˊ 1. 盛土之竹器。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籠,舉土器。」《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父子兄弟負籠荷鍤。」唐.杜甫〈園官送菜〉詩:「畦丁負籠至,感動百慮端。」 2. 用以盛裝或覆蓋物品之竹編器具。如:「茶籠」、「燈籠」。唐.賈島〈題皇甫荀藍田廳〉詩:「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明.龍子猶《殺狗記》第六齣:「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裡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3. 關鳥獸或拘禁人犯之檻。如:「鳥籠」、「狗籠」、「牢籠」。《集韻.平聲.東韻》:「籠,一曰所以畜鳥。」唐.無名氏〈鵲踏枝.叵耐靈鵲〉詞:「比擬好心來報喜,誰知鎖我在金籠裡。」《新五代史.卷五一.雜傳.董璋》:「凡唐戍兵東歸者,皆遮留之,獲其逃者,覆以鐵籠。」 4. 包羅、囊括。《字彙.竹部》:「籠,包舉也。」《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三齣》:「苦天天!幾年來勞籠著萬千,尋思自埋冤。」 5. 遮住、覆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至於斟酌時宜,籠罩當世,亦多不及。」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 以權術駕馭人。《列子.黃帝》:「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傳五.胡安國》:「自蔡京得政,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 ㈡ㄌㄨㄥˇ 1.ㄌㄨㄥˊ之又音。 2.舊稱淺底之竹器為「箱」,深而有蓋者為「籠」《舊唐書.卷一○二.列傳.元行沖》:「此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 |
|
注音: | ㈠ㄌㄨㄥˊ ㈡ㄌㄨㄥ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籠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