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古琴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gǔ qí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ǔ qín
解釋:
樂器名,撥弦樂器,為中國古老的樂器之一,屬於八音中的絲類樂器。七條弦,上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左手按弦,右手撥彈,為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於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屬於文人音樂中的代表性樂器,音量小,音色清越,常為文人內省養心的樂器。於西元19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也稱為「琴」、「瑤琴」、「玉琴」、「五弦琴」、「七弦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古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 Ch´in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亦稱琴、七弦琴。古琴有七根弦,全身是扁長的共鳴箱,面板就是指板,琴身寬的一端為頭,窄的一端為尾;琴面多用桐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琴身刷漆,以黑色為主,也有紅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經過百年左右開始產生斷紋。其形制有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蕉葉式等,琴面外側有十三個圓點稱為徽,標示音位和泛音之用。琴的演奏方式,在敦煌壁畫中,一端置於膝上,一端落在地上,如早期其它樂器一般踞坐斜放演奏。至宋代之後才平放桌上彈奏,演奏者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撥弦,左手以拇指、無名指按弦、撥弦打弦之外,還可左右移動改變音高,產生連貫的旋律。據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古琴的構造,在琴面內側的邊上(五十點八釐米處)開有一個洞,可插入左手小指,左手拇指與無名指可在琴面上按出四、五度音高,也可進行滑奏,舞者可用此法將琴斜置胸前邊舞邊奏。幾千年來,歷代琴師對琴曲的流傳和發展貢獻頗豐,至今流傳上百種琴譜,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樂作品,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參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敦煌學大辭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古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國樂琴箏類:
古代稱琴、瑤琴,現代稱古、七弦琴。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的音箱,板面又稱琴面,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在項、腰處兩旁有月牙型或呈方折凹入。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有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雁足。琴首下面置七個調音的弦軫,張七根弦。琴身均髹濃漆。面板上鑲十三個螺鈿做的“幑”,以標記音位。琴的音色豐富,低、中、高音區配合左手吟、猱、綽、注、撞、逗、進複、退複;與右手托、擘、抹、勾、剔、打、摘、輪、撥刺、撮、滾沸等技法,適合表現古朴、深沉、帶有空間感的音樂形象。不僅如此,古琴自古與文人結合,它無論從型製、演奏法、樂曲與美學思想等皆有大批的文人參與,所以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都將其視為修心養性的工具,因此,演奏古琴不僅僅是為了求得生理聽覺的滿足而已,許多演奏古琴者更希望透過接觸與學習古琴,獲得更高的文化與人文的涵養。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