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氣味。如:「無聲無臭」、「水是無色無臭的液體。」 |
|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òu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òu |
解釋:
[名] 1.難聞的氣味。與「香」相對。如:「腥臭」、「口臭」、「銅臭」。 2.惡名,不好的名聲。如:「遺臭萬年」。《晉書.卷九八.桓溫傳》:「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形] 1.味道難聞的。如:「臭汗」、「臭屁」、「好臭喔!」。 2.醜惡的、令人厭惡的。如:「別擺一副臭架子!」、「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 [副] 狠狠的。如:「臭罵一頓。」《儒林外史》第六回:「揪著頭髮,臭打一頓。」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ù |
解釋:
[名] 氣味。如:「水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液體。」《易經.繫辭上》:「其臭如蘭。」 [動] 聞。通「嗅」。《荀子.禮論》:「三臭之,不食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tshàu
|
解釋:
|
|
反義詞: | 芳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㈠ㄒㄧㄡˋ 1. 聞。通「嗅」。《說文解字.犬部》﹕「臭,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荀子.禮論》:「三臭之,不食也。」宋.蘇軾〈墨君堂記〉:「君又疏簡抗勁,無聲色臭味,可以娛悅人之耳目鼻口,則與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賢君矣。」 2. 氣味。如:「水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液體。」《易經.繫辭上》:「其臭如蘭。」《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起初的時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設局招股,弄到後來,總是無聲無臭的就這麼完結了。」 ㈡ㄔㄡˋ 1. 難聞之氣味。與「香」相對。如:「腥臭」、「口臭」、「銅臭」。《莊子.知北遊》:「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通俗常言疏證.身體.臭烘烘》引《殺狗記》:「阿呀,臭烘烘牛糞,沒那喫介。」 2. 惡名,不好之名聲。如:「臭名昭著」、「遺臭萬年」。《晉書.卷九八.列傳.桓溫》:「不足復遺臭萬載邪!」《紅樓夢》第六五回:「趁如今我不拿他們取樂作踐准折,到那時,白落個臭名,後悔不及。」 3. 醜惡、令人厭惡。如:「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見了眾人,依舊擺出他的臭架子。」《豆棚閑話》第一○則:「得志時,就要充個豪傑;弗得時,囫圇是個臭侷。」 4. 兇狠、慘烈。《紅樓夢》第七一回:「奶奶不要生氣,等過了事,我告訴管事的打他個臭死。」《儒林外史》第六回:「揪著頭髮,臭打一頓。」《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講的差不多,又臭罵那些人一頓。」 |
|
注音: | ㈠ㄒㄧㄡˋ ㈡ㄔㄡ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臭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