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基羅夫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irov Ballet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基羅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源自1738年俄國安娜(Anna I. Vanovna 1693-1740)女皇時代為宮廷舞蹈成立的一個舞蹈學校(此學校後來為列寧格勒編舞學校),由法國芭蕾教師Jean-Baptiste Lande負責訓練舞者,成功的揉合當時歐洲的頂尖風格與俄國民族舞蹈形式。1738年波修瓦(Bolshoi)劇院建成,舞團定名為「聖彼德堡芭蕾舞團」(St. Petersburg□s Ballet),在此俄國首位本土編舞家Ivan Valbergh上演了其芭蕾舞作。「聖彼德堡芭蕾舞團」的風格其後主要由Charles-Louis Didelot所塑造,逐漸拋開宮廷風格,融入神話、歷史等民族文化背景,其芭蕾詩篇也預示了浪漫芭蕾風格的濫觴。1830年浪漫芭蕾在歐洲大行其道,義大利著名編舞家Filippo Taglioni及其著名的芭蕾伶娜女兒Marie Taglioni為「聖彼德堡芭蕾舞團」帶來了《仙女》(La Sylphide),正式將浪漫芭蕾介紹到俄國,並迅速被接受。1860年舞團改隸「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re),但至1880年以前,「馬林斯基劇院」仍未有芭蕾演出,故「聖彼德堡芭蕾舞團」仍繼續在「波修瓦劇院」(Bolshoi Theatre)演出,並在Marius Petipa的訓練下,在古典芭蕾的技巧及藝術內涵上達到顛峰。二十世紀初,Petipa退休後,舞團對古典芭蕾美學的態度轉趨保守,甚至慢慢僵化成教條主義,直到Mikhail Fokine(1880-1942)引入新的技巧與觀點,始再使舞團活化起來,而因Fokine的舞作而出名的舞者包括了Tamara Karsavina,Vaslav Nijinsky及Anna Pavlova。1917年十月革命後,舞團面臨保存古典遺產與當時革命風氣要求革新舞碼的雙重挑戰下,「馬林斯基劇院」名字經歷了多次改變,1917年改為「國家馬林斯基劇院」(State Maryinsky Theatre)。1920年改為「國家歌劇與芭蕾學術劇院」(State Academic Theatre for Opera and Ballet),1922年在飛歐道.羅普克夫(Fedor Lopoukhov)領導下,竭力保存了Petipa、Ivanov、Fokine及Gorsky等人的最佳舞碼,而另一方面羅普克夫本人是位十分有創新性的編舞家,創作了適合當時風氣的舞作。1935年,劇院為紀念被史達林暗殺的政治領袖基羅夫Kirov而再改名為「基羅夫劇院」(Kirov Theatre),舞團亦改名為「基羅夫芭蕾舞團」,其後又將「馬林斯基劇院」改為「列寧格勒歌劇與芭蕾劇院」名稱,至1991年,「馬林斯基劇院」再改回原名字「馬林斯基劇院」,舞團也跟著改稱「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但在國外一般仍以「基羅夫芭蕾舞團」之名行事。二次大戰時期,「基羅夫舞團」的主要部分人員疏散到珀姆(Perm),繼續其繼往及開來的傳統,而一些仍被困在列寧格勒的舞蹈工作者則成立了一個小型舞團,由名芭蕾伶娜Olga Iordan所領導,至前線勞軍。1950及1960年代是「基羅夫舞團」創作豐盛的年代,例如雅可布森(Yakobson)將古羅馬式動作融入其新作《萬夫莫敵》(Spartacus)中,又在《Choreographic Miniatures》中將一長串風格極為不同、由古典到現代的短篇小品串接在一起。一直至今,基羅夫芭蕾舞團仍維持其弘揚傳統及開創新局兩個並行的風格。
參照: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基羅夫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