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版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ˊㄑㄧㄤˊㄏㄨㄛˋㄐㄧㄢˋㄓㄨˊㄩㄥˋ˙ㄉㄜㄇㄨˋㄐㄧㄚˊㄅㄢˇㄖㄨˊ:「ㄅㄢˇㄓㄨˊ」。
  2. ㄧㄣˋㄕㄨㄚㄕˊㄩㄥˋ˙ㄉㄜㄧㄣˋㄅㄢˇㄕㄤˋㄇㄧㄢˋㄎㄜˋㄧㄡˇㄨㄣˊㄗˋㄏㄨㄛˋㄊㄨˊㄒㄧㄥˊㄖㄨˊ:「ㄅㄢˇㄏㄨㄚˋ」、「ㄉㄧㄠㄅㄢˇ」、「ㄑㄧㄢㄅㄢˇ」、「ㄏㄨㄛˊㄗˋㄅㄢˇ」、「ㄓㄠˋㄒㄧㄤˋㄅㄢˇ」。
  3. ㄈㄢˋㄓˇㄕㄨㄐㄧˊㄉㄥˇㄧㄣˋㄕㄨㄚㄆㄧㄣˇㄏㄨㄛˋㄧㄥˇㄧㄣㄊㄨˊㄒㄧㄤˋㄖㄨˊ:「ㄅㄢˇㄑㄩㄢˊ」、「ㄔㄨㄅㄢˇ」、「ㄉㄠˋㄅㄢˇㄍㄨㄤㄉㄧㄝˊ」。
  4. ㄧㄣˋㄕㄨㄚㄆㄧㄣˇㄧㄣˋㄒㄧㄥˊ˙ㄉㄜㄘˋㄕㄨˋㄖㄨˊ:「ㄅㄢˇㄘˋ」、「ㄔㄨㄅㄢˇ」、「ㄗㄞˋㄅㄢˇ」。
  5. ㄅㄠˋㄓˇㄏㄨㄛˋㄗㄚˊㄓˋ˙ㄉㄜㄅㄢˇㄇㄧㄢˋㄖㄨˊ:「ㄊㄡˊㄅㄢˇ」、「ㄘㄞˊㄐㄧㄥㄅㄢˇ」、「ㄕㄜˋㄏㄨㄟˋㄅㄢˇ」、「ㄧˋㄨㄣˊㄅㄢˇ」。
  6.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ㄅㄠˋㄎㄢㄧㄝˋㄇㄧㄢ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ㄐㄧㄣㄊㄧㄢ˙ㄉㄜㄅㄠˋㄓˇㄍㄨㄥˋㄧㄡˇㄕˊㄌㄧㄡˋㄅㄢˇ。」②ㄐㄧˋㄙㄨㄢˋㄔㄨㄅㄢˇㄆㄧㄣˇㄧㄣˋㄒㄧㄥˊㄘˋ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ㄓㄜˋㄅㄣˇㄕㄨㄧˇㄔㄨㄓˋㄕˊㄦˋㄅ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版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
解釋:
  1. 印刷所用的版式。
    【例】鉛版、鋅版、照相版
  2. 印刷物印行的次數。
    【例】初版、再版
  3. 報紙或雜誌的版面或版別。
    【例】財經版、中央日報第三版
  4. 印刷物的刻版。通「板」。
    【例】版印、版本
  5. 建築所用的木板。
    【例】版築
  6. 量詞:(1) 計算報紙頁面的單位。
    【例】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 (2) 計算同一作品不同時期出版的單位。
    【例】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
解釋:
[名]
1.木片或片狀的器物。《說文解字.片部》:「版,片也。」清.段玉裁.注:「凡施於宮室器用者,皆曰版。今字作板。」
2.古時築牆所用的木夾板。如:「版築」。《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
3.簡牘的通稱。《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業不息版。」唐.尹知章.注:「版,牘也。」
4.戶籍、圖籍。《周禮.天官.司會》:「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漢.鄭玄.注:「版,戶籍也。」《論語.鄉黨》:「式負版者。」三國魏.何晏.集解:「負版者,持邦國之圖籍。」
5.印刷所用的版式,上面拼組或刻鑄著既定的文字或圖形。如木版、鉛版、鋅版、銅版等印刷。
6.版本。如:「宋版書」。
7.量詞:(1)計算報紙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2)計算同一作品不同時期出版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8.書籍版本的簡稱。如:「原版影印」、「宋版老子」、「鼎文版史記」。
9.報紙或雜誌的版別。如:「國際版」、「體育版」、「經濟版」。
10.電腦網路的討論區。經常劃分不同的主題,讓使用者表達意見,進行討論。每一個主題討論區即稱為「版」。也稱為「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á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印刷所用的版本樣式,上面已有拼組或刻鑄著既定的文字或圖形。
  2. [[名] ] 報紙或雜誌的單面。
  3. [[量] ] 計算書本出版次數的單位。
  4. [[名] ] 書籍版本的稱簡。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