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螺旋式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iral Curriculum
作者: 蔡清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螺旋式課程是根據某個學科的「概念結構」,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一種課程發展與設計。
  螺旋式課程組織的方式,根據布魯納(J.S. Bruner)的教育理論而設計的〔人的研究〕(MACOS)最具代表性,合乎課程組織的繼續性(continuity)和順序性(sequence)等規準。
  就課程組織的順序性而言,學生首先學會探究比較單純的生命型態如鮭魚和海鷗,並循序漸進探究更複雜的生命型態如狒狒與愛斯基摩人。
  就課程組織的繼續性而言,螺旋式課程提供一套具有邏輯先後順序的概念組合,並讓學生在一至兩年間學習探究一套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實例,如生命週期、先天與習得之行為、攻擊、適應、自然選擇、結構與功能、社會組織、溝通、科技、世界觀與價值等。這些概念在螺旋式課程組織下,難度逐漸加深,幫助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逐漸熟悉這些概念的意義,且可以透過學習活動,幫助學生作模擬思考、推理假設與重新思考以發現概念之意義,提升學生之認知發展能力,並理解人性特質的基本問題。
  螺旋式課程的主要特色包括:
  1.合乎學科結構之邏輯順序,結構嚴謹;
  2.合乎學生之認知結構與認知發展過程;
  3.合乎課程組織的繼續性與順序性之規準;
  4.提供明確的概念架構做為教師「探究教學」之依據,並配合詳細的教師教學指引,可以做精密的教學設計,使教學順序流暢;
  5.提供具體的實物或教育玩具,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滿足學生好奇探究之學習欲望,合乎學生學習之需求。
  螺旋式課程強調學科基本概念結構與學生認知發展之交互關係,因此重視課程組織的基本概念之重複性並加深加廣,是課程設計上的一大貢獻。然而其爭議是每一位學科專家所擬議的學科基本概念因人而異,難取得共識,而且其概念結構也可能過於艱澀難懂。若未能配合課程推廣協助教師進修,則教師不易掌握相關概念之意義,造成課程實施之差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螺旋式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