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卡流通法 - 教育百科
孔 | |
卡 | |
流 | |
通 | |
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unched-Card Charging |
作者: | 陳敏珍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卡流通法為單式記錄流通系統(Single-Entry Charging System)的一種類型,主要採用打孔機打制的打孔卡片作為流通登記卡,以建立機讀式的借閱紀錄檔。 孔卡基本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打孔於卡片表面,另一種則打孔於卡片邊緣。前者於1880年代即由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設計出,本世紀初類似的孔卡-鮑爾斯卡(Powers Card)相繼發展;後者於1925年由帕金茲(Alfred Perrins)獲得專利,隨後由奈文(Donald A. Nevin)發展。首先應用孔卡於圖書流通作業者為帕克爾(Ralph H. Parrer),他於1936年在德克薩斯大學圖書館(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y)採用霍勒瑞斯卡,1939年季爾高(Fredericr G. Kilgour)在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採用麥克比公司(McBee Company)的基索特孔卡(Keysort Punched Card)處理圖書之借還作業。此後,美國許多學院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即陸續按裝孔卡流通設備。 孔卡使用於流通系統主要作為登記卡(Transaction Cards)、索書卡(Call Cards)、書後卡(Book Cards)等3種卡檔。此類卡片之應用,可將原來重複保存的紀錄,簡化為單一登記系統。以下就此3種類型孔卡之流通方式做一簡要說明。 (一)登記卡:讀者欲借閱圖書須先填寫索書卡,經館員核對無誤後,索書卡插入日期蓋印機印上流水號及借書日期,再依號碼順序放置。然後將一張編有序號、事先打孔的登記卡放入書後袋即完成借書手續。還書時將登記卡抽出按日期排列,歸還的登記卡定期放入排序機處理,並利用校對器將登記卡與編號完整的主卡比對,及缺號者即為應催索的到期圖書。若未攜書辦理續借,則必須填寫續借單附於原索書卡上。預約申請須填寫預約卡,這些卡片係按索書號排列另外歸檔。此種方式的優點為節省人力、效率高、流通統計簡單、孔卡易於處理、可提供多重排序功能等。然其缺點為預約制度不夠完善、讀者無借還圖書紀錄、流通檔查詢不易、盤點工作困難等。 (二)索書卡:索書卡由讀者自行填寫,經館員核對無誤後即在索書卡上及書內到期軍上蓋印到期日。然後將索書卡按日期排序,置於打孔機打孔,再依類號排列。還書時自流通檔中抽出索書卡,將其交還予讀者或銷毀。催還作業之處理係利用孔鑽貫穿孔卡之到期日位置或利用排序機來挑選須催索的圖書。續借與預約申請均須於索書卡上適當位置註記。此種方式的優點為節省人力、效率高、紀錄簡單具彈性、自其他系統轉換非常容易等。然其缺點為費用較高、人員必須經訓練才能有效操作機器等。 (三)書後卡:書後卡由讀者自行填寫送交館員查核,館員即將到期卡插入書後袋,書後卡則先置於當日流通檔中。然後將到期日及其他相關資料壓孔於書後卡上,而先前的凹孔須以填補卡(Card Saver)補齊,再將書後卡依類號排入流通檔。還書時則自流通檔中抽出,並放入書後袋。催還作業之處理係利用孔鑽找出須催索的圖書。續借與預約申請均須於書後卡上適當位置註記。此種方式的優點與索書卡之作業方式同,其主要缺點為填補卡之使用耗費人力,同時不便於穿孔作業之處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卡流通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