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邏輯原子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gical Atomism
作者: 楊洲松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邏輯原子論是指由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及維根史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所發展出來的一套關於語言與世界間關係的理論。強調語言與世界間有相對應的邏輯結構關係,哲學的工作即在於呈顯出此種關係。此種理論的初步構想首先見諸羅素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一書中,而由其學生維根史坦在〔邏輯哲學論叢〕(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將其理論體系完備化。
  在〔邏輯哲學論叢〕一書中,維根史坦認為,語言與世界間具有一種邏輯圖式(logical schema)的關係,亦即語言中凡有意義的命題(proposition)都與世界事實(fact)有一種邏輯圖式的關係。從世界看來,世界就是所發生的一切,發生在世界中的是一個個的事實,因此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事物的總和。而事實的最小單位是發生在某一時間與空間中的事件,此即是原子事實(atomic fact);原子事實又是由對象(object)所組成,而幾個原子事實結合就形成事實,世界就是事實的總和。語言之所以可以描述世界事實,必須要其每個組成部分和世界事實的每一組成部分有一一對應的邏輯圖式關係,且其各個組成部分必須和連結被描述的現實之結構相一致,即圖式形式(pictorial form)是一致的。因而相對於世界的對象、原子事實和事實,語言中就有名稱(name)、原子命題(atomic proposition)與命題(proposition)與其相對應。而正如事實有存在與不存在的事實,命題也有肯定和否定的命題、真和假的命題。而原子命題必須是原子事實的邏輯圖式,正如原子事實是由對象按一定實在結構組成,原子命題也是由名稱按一定邏輯結構組成。一方面,原子命題的每個名稱要有所指,代表一個對象;另外,在基本命題中,名稱與名稱間要有一定的邏輯結構形式,這種形式與原子事實中的對象與對象間的實在結構或形式是相同的。而只有嚴格說出有意義的語言才是敘述事實的語言。邏輯原子論很深刻的影響了邏輯實徵論(logical positivism)的檢證原則(principle of verification)。邏輯實徵論者認為有意義的命題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由命題本身即可檢視其真假值的分析命題;另一是必須可經由經驗檢證其真假值的命題。因而對於傳統形上學他們抱持著反對的基本立場,因為傳統形上學所用的語言,若進行邏輯結構的分析,可以發現都無法用「檢證原則」加以檢證,因而都是無意義的。哲學的主要工作即在於澄清語言及基本概念的用法與邏輯方法。另外,邏輯實徵論者更將邏輯原子論的看法往前推進,相信建立一套完全明確無誤的科學語言系統是可能的,世界可以用一套精確無誤的邏輯語言來加以表述。而既然一切的科學所探討的是相同的基本事實,則應可藉由此種精確無誤的邏輯語言達到一切科學的統一,此即「科學統一運動」的呼籲與提倡,其主張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方法論上的統一,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
  教育研究在邏輯實徵論「科學統一運動」的影響之下,形成了一種經驗與分析的實證研究取向,主要建立類似自然科學的嚴謹教育科學。經驗分析的教育研究學者將教育現象與自然現象等量齊觀,認為教育現象也可透過觀察、描述與實驗等不含個人主觀經驗之價值中立的研究方法,來尋繹出內蘊的律則。但是這種將教育活動本身中的「規範」視為「事實」,以進行科學的分析,將科學理性窄化到「因果性」與「法則性」等自然科學意識型態之框架的看法,忽略了教育歷程中的動態性、歷史性、社會性及教育現象與研究者間的交互關係,將使教育無法整全性開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邏輯原子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