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克斯主義 - 教育百科
ˇ
ˋ
ˇ
ˋ
  • 漢語拼音 mǎ kè sī zhǔ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 kè sī zhǔ yì
解釋:
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論著為主要參考架構的思想體系,尤其強調階級關係在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中具有的關鍵位置。多譯作馬克思主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馬克斯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rxism
作者: 吳靖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主義為,馬克斯及其後繼者所提出來的人類社會與文化發展的學說,主要觀點認為經濟上的生產活動為人類文化發展的原因。馬克斯因其父親的引導而接觸啟蒙運動人物,並涉獵希臘及德國經典名著,一八四一年獲得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萊茵報〕(Rheinishe Zeitung)主編,常發表文章披露當地窮人被剝削的不平等待遇。一八四三年偕妻同往巴黎,適巧當地政治上採寬容政策,因而有機會與歐洲各國自由分子與革命家接觸;更重要的是,在巴黎,馬克斯與恩格斯(F. Engels)建立了非凡的友誼,也由恩格斯那兒了解到工人階級的實際悲慘生活。馬克斯在巴黎逐漸轉變為一個社會主義者,常常發表文章,觸怒普魯士政府,一八四五年被逐出巴黎,移居布魯塞爾,並與當地的德國流亡者聯繫,為為一名革命家,倡導革命活動,一八四八年發表〔共產黨宣言〕,揭示人類歷史是階級鬥爭史的概念。後來馬克斯定居倫敦,繼續發表充滿革命熱情的文章,但對各種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卻逐漸減少參與。一八五二年獲得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出入證,埋首於各種工廠記錄文獻資料中,發現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公平,奠定〔資本論〕的內容基礎。一八六三年馬克斯再度涉入政治活動,參加國際工人聯盟(即「第一國際」),起草〔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目標在終結現行經濟制度,而以集體所有制代之;此種革命理想很快地獲得共鳴,歐洲許多主要國家都相繼成立分機構,馬克斯的追隨者日益增加。一八六七年出版〔資本論〕第一卷,十年內已譯成俄文、法文、英文和義大利文,但馬克斯卻無法完成其他各卷,由恩格斯與之後的考茨基(K. Kautsky)完成。
  馬克斯主義的形成,主要是馬克斯(及恩格斯)追隨者對其著作的詮釋,因觀點的差異及時間的延續,促使馬克斯主義派別紛歧,主要可分為三種較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第一種是馬克斯、恩格斯在世時的「社會-民主」說,稱為「古典馬克斯主義」(classical Marxism),主要強調經濟生產模式是社會中最基本和決定性的因素,每個時期中政治、倫理、宗教、藝術、哲學的轉變都是經濟條件改變所導致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明顯存在著階級制度,階級間的經濟利益衝突導致了階級鬥爭,但由於資本主義社會過度集中化與理性化的結果,必然導致其社會制度的全面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無產階級社會,並將集中的資本重新分配,進而形成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社會主義運動即是邁向民主的運動,由政治民主產生的價值與原則,擴充社會生活中而成為完全的民主,勞動階級即可透過和平的議會運動獲得權力。
  第二種是出現在蘇聯十月革命之後的共產主義說,主要是因為社會民主運動無法抵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且布爾什維克(Bolshevik)在一九一七年蘇聯十月革命中取得政權後,必須以馬克斯主義理論來為其政權的取得與運作提出辯護,再加史達林(J. Stalin)執政期間極度獨裁,促使共產主義採取了決定當時政治、藝術、科學等領域中不可置疑的馬克斯主義路線;這種採取馬克斯主義革命路線的共產主義,以歷史唯物論為理論基礎,認為新的經濟模式是透過政治手段建構的,進而用革命來企圖征服世界。
  第三種是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存在論,源自馬克斯的〔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針對人類異化的議題,提出主體自覺的意識形態批判與主體自決的行動實踐,進而克服人類的異化(詳見「新馬克斯主義」)。
  另外,馬克斯主義在第二國際時期(1889~1914),於德國出現柏恩斯坦(E. Bernstein)等人的「修正主義」(revisionism),認為馬克斯所預言的資本社會崩潰不可能發生,而社會民主者將改變他們的政治策略,不再是革命的手段,而是進化的方式。這種修正主義的風潮不但形成觀點不同的馬克斯主義者彼此間的攻訐,也促使中俄關係進入全面性政治意識形態之爭,中共指責俄國是與帝國主義妥協的修正主義,而俄國指責毛澤東及其信徒的教條是左翼修正主義。
  由於馬克斯主義在歷史上不斷復現,也因此在生活與知識的各種領域中常常出現對馬克斯主義的詮釋與運用,在教育上的分析通常以「支配-從屬」關係、「宰制」、「再製」等概念出發,如鮑渥斯(S. Bowles)、季廷斯(H. Gintis)、戴爾(R. Dale)、艾斯蘭(G. Esland)、阿杜塞(L. Althusser)等人,皆認為教育有助於社會權力的控制與再製,或維持資本社會的經濟制度,不過這些說法仍有爭議之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克斯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