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巧若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qiǎo ruò zhuó
解釋:
具有大智慧的人深藏不露,其外表給人的感覺像是很笨拙的樣子。如:「他這人含蓄內斂,大巧若拙,不露才華。」《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巧若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俞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巧若拙的意思是說,最精巧的藝匠創作的器物渾然天成,表面看來反覺樸拙,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根據老子學說,「自然」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價值,凡是能順物之性,因其自然而從事,結果必然美善。反之如果以人為矯作殘害事物的自然本性,結果反而顯得醜陋。因此真正精良的藝師,懂得適物之性的道理,在創製器物之時,能根據材質的顏色、形狀、自然條件,巧手天成,不著痕跡,所以表現出器物自然的風貌,看似樸拙,其實正是技藝精湛。
  「大巧若拙」也可說是從老子所主張的「正言若反」與「相反相成」的原理發展而來。根據老子學說,對立相反的事物、關係、性質與觀念,無不可相倚互補,相待而成。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率皆如此。同時就一對相反的概念甲乙來說,甲的極致就是乙,因此發揮甲(正言)的意義到極致,就相同於乙(反言)。這裡「巧」與「拙」是對立相反的概念,前者指人工精巧,後者指自然樸拙,根據「正言若反」的原理,便可得到「巧的極致(大巧)就是拙」的原則。準此原理,老子還提出「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直若屈」、「大辯若訥」、「明道若昧」(參見「明道若昧」)等原則。莊子也根據這個原理,在〔胠篋篇〕解釋「大巧若拙」的意義。莊子認為真正高明的巧匠,必然出現在極其樸拙的環境:「毀絕鈎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意思是說廢棄所有器物測量與製作的工具,折斷最精良藝匠的手指,那麼天下才開始真正有技藝高明的人。或許有人會說莊子這種解說(毀滅人為、歸於樸拙,才是巧藝之始)與老子正言若反的思想(至巧為拙)不盡相同,不過莊子的解說正符合老子「反璞歸真」的思想,當可算是「正言若反」原理的一種形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巧若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