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天人感應 - 教育百科
ˊ
ˇ
ˋ
  • 漢語拼音 tiān rén gǎn yì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ān rén gǎn yìng
解釋: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應。為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思想的學說,認為人的行為能感應上天,上天也能影響人事。漢董仲舒在答武帝策問中有詳細的闡論。《大宋宣和遺事.亨集》:「臣切謂天人感應,一理也。人心悅則天意得;人心怨則天變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天人感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人感應」是董仲舒發揮〔易經〕的陰陽學說,結合五行思想而創立的學說。董仲舒把天看作宇宙人間最高的主宰 ,認為「天」是「百神之大君」,說「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大不生。」又說:「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於天,……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意思是說天創造了人與萬物,人的形體以及精神上的各種表徵,跟天自體相同,所以天人同類。天人既為同類,自必互相感應;據以建立其「大人感應」論。
  董仲舒引申〔易經〕的陰陽學說,認為天的意志是通過「陰陽五行」來表現的。「天道之常,一陰一陽。」以陰陽為化生五行四時之二元;天象之災變,人事之吉凶善惡,皆循是而生。君主代天而治民,如行善政,則天降祥瑞,以示天之獎賞與授命;如行暴政,則天降災異,以示警戒。至於人民,也只有通過「天威」才能制約君主。
  天人之間,賴彼此交通感應,協和統一,始能維持天人結構的均衡、持久與穩定;故他在〔天人策〕中指出:「春秋之所譏,災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惡,怪異之所施也。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因此「人道」本諸於「天道」,聖人乃法天而立道,使宇宙自然事物的運行與人間世事的統治秩序取得一貫,一切皆本諸「天意」、「天今」。因此在教育上,仲舒主張承天之道以施教,說:「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制不節。是故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均不於其「天人感應」之論而立說。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天人感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