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校批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ulkritik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校批判是對公共教育與學校制度所形成的教育品質低落,以及因學校教育所產生的社會不公平等問題,所提出的反省與批判。其中主要論點來自「非學校化教育」(deschooling)與批判理論。
  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古德曼(P. Goodman)、霍爾特(J. Holt)、柏萊特(C. Bereiter)、伊利希(I. Illich)等人相繼批評公共教育制度的僵化、集團性,並主張自由的、個人化的教育。柏萊特質疑學校教師的權威角色,認為教師和一般人一樣,具有弱點與偏見,但因其身為教師即擁有塑造學生的權利,殊不合理。他強烈反對任何人將自己的決定加諸兒童,妨礙其自由發展。古德曼則相信,學校壓制並賄賂聰明的孩子,企圖征服所有學生;其實在實際的工作世界中,年輕人可以學到很多事物,獲得真正的教育,不一定要在學校中學習。伊利希的「非學校化教育」尤為學校批判的論點中,相當引人注目的一項。伊利希將學校界定為「與教師有關、要求特定年齡階層者全時參與強迫課程的過程」,並依此批判學校制度使「兒童屬於學校」這樣的看法被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兒童不成熟,所以必須為他準備一個叫做學校的地方,而隨著學校教育年限的增加,兒童期也延長,於是學校得以長時間禁錮年輕人。學校制度也將學習界定為學校教學的歷程與結果,窄化學習的意義。此外又賦予教師以監護人、道德家、診療者的身分,過度抬高教師的權威地位,使教師得以完全控制學生,剝奪學生的自由。所以伊利希主張廢除學校,代之以四種學習網路:教育實物的諮詢服務、技能交換、同好選配以及教育人士的諮詢服務。
  教育批判理論學者則由「教育不平等」著手。他們通常提出兩種說明:其一是社會階級愈低的學生,在學校中的成就愈低;其二是社會中財富、所得、權力、機會的不平等現象,非但實際存在,也將持續形成而永遠循環,這與學校教育有關。批判理論學者關心這些不平等現象的成因,以及學校教育如何強化此種現象,其中用來解釋這些現象的主要觀點即是「再製理論」。再製理論以學校教育藉著傳遞主流的文化與意識型態,造成下層階級兒童的失敗,使得權力關係代代再製,再統治階級的權力與地位得以鞏固。
  歸納而言,上述的學校批判論點皆認為學校是一個壓迫性、宰制性的機構,代表社會的支配權力,本身即蘊含了不平等,所以也不可能產生公平正義的結果。於是遂有廢除學校之類的激進改革觀點出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校批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