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ntal imagery
作者: 襲充文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像(Mental Imagery)指的是吾人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中具備大量感(知)覺訊息內容的記憶形態,因此可根據感(知)覺內容的特性分為視覺心像(visual imagery)、聽覺心像(auditory imagery)等。視覺心像是吾人自長期記憶中提取過去曾儲存的視覺影像或是場景的訊息,像是回憶兒時居住的老家時,腦海中的影像;聽覺心像則是吾人自長期記憶提取過去曾儲存的聽覺影像,像是回憶自己耳熟能詳的歌曲時腦海中浮現的曲調。心像的概念,以及它是否真正存在等問題,曾經在心理學發展的過程中造成莫大的影響。例如,現代科學心理學的創始者馮德(Wundt)認為人類的思維基本上是一連串各類心像展現的過程,而反對者(如 Külpe)則認為思維基本上是一種不具心像的抽象符號歷程(imageless thought);而由於傳統的內省法(introspection)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支持(或反對)的證據,甚至導致以心智歷程為研究主題的心理學的式微及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興起。   當代心理學對心像的研究在1950年代的後期以及1960年代的初期,行為主義已逐漸走入盡頭而瓦解,而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以訊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樹立新的科學研究典範後再度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在1970、1980年代,有關視覺心像表徵本質的議題曾引發認知心理學界重要的論戰。其中一方認為視覺心像就彷彿是腦海中的圖像(picture in the head),是一種類比式的表徵(analog representation);另一派則是認為視覺心像本質上是已經詮釋過的結構描述,是一種命題式的表徵(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有許多證據支持類比式表徵的論點,譬如心像旋轉的研究。在此類研究中,受試者通常要判斷兩個在旋轉角度上有不同差異程度的視覺刺激是否相同或互為鏡像(mirror images)。結果顯示受試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反應時間會隨著視覺刺激角度差異的增加而增長,意謂受試者必須藉由想像旋轉其中的一個刺激至與另一刺激相同的角度時,再加以比較並做出判斷。   此外,心像掃描(image scanning)的研究,進一步提出支持類比式表徵的證據。在此類研究中,受試者先學會一些簡化的地圖,地圖上有若干物件(如樹木、海灘、岩石等)。接著地圖會被移走,受試者必須想像在地圖上從一個物件所在的位置走向另一個物件的位置,當他(她)在腦海中抵達目的地時做出按鍵反應,並紀錄其反應時間。結果顯示反應時間會隨著兩物件之間距離的增長而增加。上述這次研究的發現,雖然命題是表徵的論點亦可加以解釋,但是相當複雜且需要額外的假設;相較之下,類比式表徵的論點則可以直接預測實驗的結果,也因此較具說服力。有關心像的爭議,在最近十多年藉由大腦造影(brain imaging)的研究,發現視覺心像與視覺歷程共享許多大腦的視覺處理機制,則是進一步為心像的存在及類比式表徵提出有力的佐證。Kosslyn, S. M. (2004). Image and brai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almer, S. E. (1999). Vision science: Photons to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ylyshyn, Z. (1973). What the mind’s eye tell the mind’s brain: A critique of mental image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 1-24.
參考資料:
Kosslyn, S. M. (2004). Image and brai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almer, S. E. (1999). Vision science: Photons to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ylyshyn, Z. (1973). What the mind’s eye tell the mind’s brain: A critique of mental image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 1-2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