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排除目標的評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oal-Free Evaluation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判斷方案的優缺點時,不參照預設的方案目標而進行評鑑,稱為排除目標的評鑑。
  此概念由史克立文(M. Scriven)所提出,他認為評鑑的焦點應該在結果而不是在意圖,如果評鑑時將注意力一直放在方案目標上,就會窄化了評鑑者探究可能獲得的結果。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即要求評鑑者檢視所有可能的方案結果而忽略預定的目標,將預定的結果與可能的邊際效應一視同仁。
  泰勒(R.W. Tyler)模式影響下的評鑑太容易受限於目標,而目標是由方案的計畫或管理者設定的,所以評鑑所得結果受到方案計畫者的意圖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評鑑似乎是以計畫者的意圖作為方案成功與否的證據或標準。此外,方案目標經常是狹隘的、模糊的、有目的地過度陳述或陳述不足,因此,如果太依賴目標,將會大大限制評鑑的範圍與意義。史克立文因而希望將評鑑的焦點由「方案正在試圖做些什麼」,轉變為「實際上方案在做些什麼」。讓評鑑者不知道方案計畫者的意圖,也不知道中途安排任何事情的用意所在,可以避免作出有預設立場的解釋。
  排除目標的評鑑就其定義與實施程序而言,都不是能完全實現的一種評鑑模式,主要是一種哲學性的原則,指引著評鑑的過程。大體上,評鑑者必須利用最佳的專業技能去發現整理出方案結果,尋找因果關係。有批評者認為這只是以評鑑者的目標取代管理者的目標,事實上所依據的仍是一套目標。但是史克立文認為評鑑方案固然會有判斷的規準,不過規準非方案所須符合的預設目標,也不是要尋求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評鑑者應重視更廣泛的方案結果,探求豐富的內涵與意義,而不應限於方案目標。史克立文並且指出,排除目標的評鑑,其精神上是需求本位的評鑑,要以社會和消費者的角度,而不是方案設計者的角度來評鑑方案的好壞。他也強調評鑑者應具有獨立性,跳脫設計者的意圖,來檢視所有方案的內涵。此概念對於泰勒傳統下的評鑑觀念提出質疑,提供另一個思考角度,對評鑑理論頗具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排除目標的評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